立案前取得的證據是否有效
刑事立案之前,采取合法手段取得的證據,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辦案人員應當在立案后進行調查,收集、調取證據。依此推斷,立案前調查、收取證據屬違反法定程序行為,所取得的證據不具有法律效力。
辦案人員應在立案后及時進行調查、取證,并未規定立案前不能進行調查取證。況且,在立案時應附上相關的材料(檢舉材料、申訴材料、控告材料、上級機關交辦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材料、當事人交代的材料、監督檢查人員的檢查報告等)。
這就說明,執法人員只有在取得當事人涉嫌違法的一些證據后才有可能進一步立案調查。
眾所周知,舉報記錄、現場檢查筆錄等取得于立案之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詢問筆錄的大部分內容亦可能包含當事人的自訴材料,當然亦可于立案之前取得。只要在立案時同時附上,就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對于基層山區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工商所,如果沒有及時固定證據而等到局長簽批立案后才行動,那么假如遇到過境走私或者關系人民健康安全的大要案時,往往會貽誤戰機,錯失取證良機。可見,只要取得證據的程序合法,立案之前進行前期調查并取得一定的證據就是合法有效的。
在司法實踐中,我們與當地法院建立了定期聯席交流制度,也曾多次探討立案前的證據效力問題,法院方面也未持否定意見。他們根據經驗判斷:對于證據的取得,目前相關法規中還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例如:對于書證、物證、證人證言、視聽資料等證據,只要取得途徑合法并查證屬實,就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當然,各地工商機關在實際工作中對立案前相關證據的取得還須注意兩點:一是掌握辦案的技巧,計算好立案的時間,盡量避免在立案前過多過濫地取得證據,反對任何重證據、輕程序的思想;二是注意掌握立案前與立案后的證據能夠互相印證,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的行政責任
2021-01-11孩子撫養權公證怎么做
2021-03-13著作權法保護的是哪些作品呢
2021-02-07婚前協議內容包括房產共有嗎
2021-03-25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不可不知的保險術語
2021-03-15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28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