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精神損害賠償是什么?
修改后的國家賠償法已經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內容。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一般是比照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是有明確規定的。至于賠償標準,法律難以對精神損害的賠償標準作出統一規定,有待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審判實踐中出現的具體問題,作出具體應用的解釋。
淺談國家精神損害的賠償標準 目前《國家賠償法》對人身自由權侵害、生命權侵害和扶養請求權侵害,是由國家行為造成的,有具體的賠償規定。但目前賠償標準過低,需要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要在全國指定一個統一的賠償標準是不現實的。況且,精神損害的金錢賠償實質上是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依法行使審判權,對加害行為的可歸責任及其道德上的可遣責性,結合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評定,主要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權。
目前,無論是在理論界還是在司法實踐中,都未形成一個合理的賠償限額或賠償幅度。我認為,要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首先要認定受害人遭受精神損害的程度,侵權行為的嚴重性程度即侵權具體情節,如手段、場合、行為方式、持續狀態或時間。其次是考慮受害人的心理素質、受害人的諒解程度、受害人的家庭經濟狀況、年齡、性別、職業等與精神利益相關的因素。
噪音構成侵權 法庭判定精神損害賠償
最新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車禍死亡賠償金是精神撫慰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非訟案件怎么審理
2021-02-22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委托了代理人,本人還能不能參加訴訟?
2021-02-02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房屋被認定為違章建筑怎么維權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