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是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
立遺囑的公民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通過遺囑方式處分財產,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區別是明顯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遺囑繼承與遺贈的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遺囑繼承人與受遺贈人的范圍不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內的人,而受遺贈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也可以是國家或集體單位。
(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未明確表示放棄的,即視為繼承。而受遺贈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未作出接受遺贈表示的,視為放棄,即喪失受遺贈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業委會解散物業公司還有效嗎
2021-01-09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26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教師公寓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09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