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鏈接:
《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具體明確信息網絡實施尋釁滋事犯罪的兩種行為方式:
1、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的認定及處理
《解釋》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該款規定反映出信息網絡的工具性特征。實踐中需要把握以下兩點:
(1)如果利用信息網絡辱罵特定的個人,則可能存在尋釁滋事罪與侮辱罪的競合。如果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應按照《解釋》第九條的規定,依照處罰較重的罪即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2)要嚴格入罪標準。辱罵、恐嚇行為必須達到“情節惡劣”的程度,同時對社會秩序造成了現實的破壞。對于一些網民在網絡上發泄不滿,辱罵他人的,要重在教育,強化管理,一般不要輕易適用本款規定按犯罪處理。
2、在信息網絡上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起哄鬧事的認定
《解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信息網絡具有明顯的公共屬性和社會屬性。網絡社會已經與現實社會融為一體,成為現實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信息必然會對現實社會產生直接的、實實在在的影響。顯而易見,編造虛假信息并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進而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此類行為具有現實的社會危害性,應當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
實踐中需要把握以下兩點:
(1)該款規定的“虛假信息”,不是針對特定的自然人而捏造的虛假事實,而是針對不特定的自然人或者單位、公共事件而編造的虛假信息。如果針對特定的自然人,捏造損害其名譽的虛假事實,并在網絡上散布的,應當適用《解釋》第一條的規定處理。
(2)“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主要是指導致現實社會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網絡空間是現實社會的組成部分,行為人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虛假信息,起哄鬧事,在導致網絡秩序混亂的同時,往往會導致現實社會公共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群體性事件等(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以參加線下活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欠錢欠2000可以報警嗎
2020-12-10一個律師可以為兩個人取保候審嗎?
2021-01-20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農民朋友在土地轉讓中要注意的問題
2021-02-05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1-01-13房屋拆遷委托書都有哪些內容
2021-01-22滕州市鎮上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