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 ?
?
醫療事故
? ??
醫療事故鑒定
? ??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 ??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 ??
醫療糾紛處理
大家都知道的是對于任何一項責任的承擔都需要一定的證據并且也需要一定的構成要件。比如說在我國國家賠償責任當中就需要一定的構成要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進行國家賠償流程。那么國家賠償責任中最根本的構成要件是什么?那么下面為大家詳細的介紹。
一、國家賠償責任的主體要件
國家賠償責任的主體要件解決的是國家對哪些組織或個人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的問題。
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能成為國家賠償責任中的侵權主體的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還有法律、法規授予國家職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另外,有幾類特殊的組織或個人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也應該承擔賠償責任。一種是受國家機關委托的組織或個人,他們在行使受委托的職權時違法侵害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受委托人超出委托范圍實施了侵權行為,國家是否對此承擔賠償責任呢?筆者認為如果受委托人的侵權行為與執行受托的職權有關,且侵權人只存在過失的情況下,國家對受托人的侵權行為是應該承擔賠償責任的。如治安聯防隊員在維護治安的過程中,對不服管理的人員使用了強制力,卻造成了對方的人身傷害,國家是需要對此負賠償責任的。但如果治安聯防隊員在休假期間,粗暴毆打他人則可視為被委托人實施非職權范圍的行為,國家對此不負賠償責任。另一種是應邀或自愿協助執行公務的組織或個人,他們在執行公務范圍內的侵權行為,國家應當負責。如某公民在協助警察追趕逃犯時用木棒毆打致人傷害的,國家應當對此類行為負責,但是如果協助人員對已被抓獲的逃犯毆打致人傷害的,其行為不可視為國家侵權行為,應由其個人負責。還有一種是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家機關內部機構或臨時組建機構,他們依職能或授權執行職務的侵權行為所致損害,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
國家對以上這些機關、組織或個人的侵權行為承擔責任時都隱含了一個前提條件,即必須對其職務行為或執行職務有關的事實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而不對它們的民事行為或個人行為承擔責任,那么,如何區分職務行為與非職務行為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對于機關法人或組織來說,區分它們是公職行為還是民事行為不是很難,主要看其行為是否具有國家職權要素。但對于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來說,區分其職務行為和個人行為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他們同時具有兩種身份,往往在職務行為中參雜著個人行為,要進行有效的區分須綜合參照多個標準,并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可從如下角度來考慮:
1、執行職務的時間和地點。公務行為的時間、地點在決定行為性質及職務范圍方面很重要,但不是必要和充分的條件。
2、實施行為的名義。公務人員實施某行為時,如以行政機關名義出現則視作職務行為(假冒國家機關及公務人員名義的不在此列),如以個人名義出現,視為個人行為。應當表明身份而未表明致他人損害的,應視為非個人行為。
3、與行使職權有內在的實質的聯系。
二、國家賠償責任的行為要件
在確定了國家為之承擔責任的行為主體范圍之后,就要解決國家對這些行為主體的哪些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問題了,這就是國家賠償責任的行為要件。在論述主體要件時我們提到,國家只對符合主體要件的機關、組織及個人職務行為承擔責任,但并不是對其所有的職務行為侵權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這就首先涉及到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職務侵權行為的范圍問題。
(一)職務侵權行為的范圍
根據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目前國家只對以下職務侵權行為承擔賠償責任:1、具體行政行為;2、刑事起訴過程中的某些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的職權行為;3、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某些強制措施和保全措施,以及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職權行為;4、國家機關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的一些事實行為,諸如打罵、侮辱、違法使用警械、刑訊逼供等致人傷害的行為。國家賠償法除在第三條、第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具體列舉了一些應當賠償的職務侵權行為種類外,還作了概括性的法律規定,賦予了法官在審判實踐中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權,也為今后拓展國家賠償范圍預留了法律空間。從目前的審判實踐的需要來看,有幾類國家賠償法沒有明確列舉的職務侵權行為也應納入國家賠償的范圍:
1、行政不作為侵權。指行政機關根據其職權應當履行而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義務而造成損害的行為。一般來說,行政不作為構成侵權以羈束行政行為為前提,如法律、法規未明確規定行政機關應當作為,而由行政機關自由裁量,那么即使不作為亦不能視為侵權;
2、公有公共設施致害侵權。公有公共設施是指由行政機關或具有行政職能的法人或組織設置或管理以供公用的設施,包括電力、通信、交通設施等,由于這些機關法人、組織負有對公有設施進行管理、維護、監查的職責,因設施的瑕疵而缺乏安全性導致人身財產受到損害的,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3、行政合同違法或違約侵權。行政合同兼具民事性和行政性,定立行政合同也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執行公務的一種方式。如行政機關在行政合同的訂立、履行過程中,存在違法或違約行為,并造成相對人損害的,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4、確認或證明行為侵權。許多國家機關如交管部門、公證部門等負有對一定事實或權利義務關系進行確認或證明的職責,其確認或證明行為的違法或錯誤會對當事人的權益產生實際影響,因此,對確認或證明行為造成的損害,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一方面規定了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的職務行為的種類,另一方面也明示地規定了國家不予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種類,主要包括:
1、立法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包括權力機關制定法律和地方性法規的行為以及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規章以及發布其有著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的行為。
2、國家行為,包括最高權力機關及行政機關行使的某些國防、外交行為。
3、司法機關的某些判決行為,如民事判決和行政判決行為。
4、某些刑事追訴行為,如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的。
首先就是需要解決的是國家賠償責任當中的主體要件,也就是必須是在我國規定的范圍主體所進行的行為才能夠進行賠償。其次,也是比較重要的事,行為要件。也就是需要判斷一下,什么樣的行為是職務行為。
未設施工標志出車禍,是由哪方賠償?
最新農民工工傷賠償程序
食品安全法十倍賠償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律師個人簡介 ? 張繼平,男,1978年4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宜章縣,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現在湖南銳鵬律師事務所做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以來,始終秉承誠信做人、勤勉敬業、優質高效的執業理念。刑事辯護據理力辯,一辯到底;民事代理竭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使當事人利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擅長于刑事辯護、經濟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糾紛、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曾為多家企業做過法律顧問工作,深受各個企業領導及員工的好評。代理的房地產集體訴訟案件有保利蘇仙林語業主訴郴州市乾嘉盛房地產有限公司、福城立欣洲業主訴郴州江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案件效果良好。 座右銘:勤思善學,仗人間義。 聯系電話:13549576738 QQ: 13549576738 郵箱:13549576738@qq.com ?
出租房被拆遷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1-02-27網絡上“人肉”是否違法
2020-11-17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