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是否應該負民事責任
如果有救助義務的,見死不救的,是需要負民事責任的。
見死不救承擔責任的條件:
一是行為人負有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構成不作為的前提。這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求履行的義務;由行為人先行的行為而使法律所保護的某種利益處于危險狀態所產生的義務等。
其次是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性而未履行,但由于某種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則不構成不作為。
第三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的不作為行為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即不作為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民事責任,對民事法律責任的簡稱,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因實施了民事違法行為,根據民法所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別規定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屬于法律責任的一種,是保障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實現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體因違反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
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又稱為民事責任的形式,是指民事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措施。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
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
(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
(6)修理、重作、更換。
(7)賠償損失。
(8)支付違約金。
(9)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10)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如果有救助義務的,見死不救的,是需要負民事責任的。行為人有履行特定義務的實際可能性而未履行,但由于某種原因而不具備履行該項義務的實際可能性,則不構成不作為。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生行政執法的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26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給別人做擔保算負債嗎
2021-03-10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