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水的房屋面積
兩年前,李女士購買了一套78.29平的住宅,其中套內建筑面積為59.4平,公攤部分為18.89平。計價方式按套內面積算,該商品房單價為11508.03元,總價為683577元。
交房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測繪結果顯示,房子最終套內面積為59.94平。比合同里增加了0.54平,總價達到了689791元。李女士便向開發商支付了多出的6214元。開發商收到放款后也向李女士開具了發票。
等到房產證辦理下來后,房產證上登記的建筑面積為77.97平,套內面積59.94平,建筑面積比合同約定少了0.32平,房屋面積縮水原因是公攤面積小了,導致總建筑面積減少。
公攤縮水合同無約定,該咋辦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或者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合同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1、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
2、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
買受人同意繼續履行合同,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
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特別提醒:簽補充協議約定公攤
因公攤面積差異導致的面積縮水,很多買房人只能吃啞巴虧。在此,我們提醒購房者,除了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外,最好再與開發商簽訂一份補充協議,對建筑以及公攤面積的差異處理方案再做詳細約定。
要特別注意的是,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訴訟期只有2年,核定面積的時間通常以政府部門核發的房產證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犯罪中為何要繳納罰金
2021-03-01死刑冤假錯案如何賠償
2020-12-08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什么是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房離婚如何分割
2020-11-23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9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受益人的指定和變更是怎樣的
2021-02-08拆遷時需要補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06農村土地流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30土地流轉有哪些好處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