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繼承人將財產贈與代位繼承人
被繼承人可以將財產贈與代位繼承人。
2、贈與
“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贈與行為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也有口頭合同和其它形式)。
“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贈與行為一般要通過法律程序來完成,即簽訂贈與合同(也有口頭合同和其它形式)。法律術語稱這種合同為諾成性合同,顧名思義就是只要“承諾”就可以“成立”。基于該合同的諾成性,贈與人做出意思表示時雖未實際取得但將來可以取得的財產,也可成為贈與合同的“標的”。贈與,是指既不需要付息也不需要還本,是“標的”單方面轉移。
贈與雖然不可能成為社會中財產所有權移轉的主要形式,也起不到直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但在現代社會,贈與仍具有相當的社會意義:贈與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財富平衡分配;另一方面,贈與可以溝通贈與雙方當事人的感情,進而融洽社會氣氛,減少社會矛盾。贈與合同是典型的無償合同和單務合同,即贈與人無對價而支付利益,受贈人不負擔任何對待給付義務既可獲得利益,這一合同關系導致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嚴重違反公平和等價有償的交易原則。因此,為均衡贈與人與受贈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在贈與合同的立法中,立法者都盡可能采取措施優遇贈與人,
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是在贈與合同成立后,贈與物交付之前,贈與人得基于自己的意思表示撤銷贈與的權利。《合同法》第186條規定了贈與人享有任意撤銷權,即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其目的就是賦予贈與人與受贈人達成合意后法定要件實現前以悔約權,使贈與人不致因情緒沖動,思慮欠周,貿然應允將不動產等價值貴重物品無償給與他人,既受法律上的約束,遭受財產上的不利益。
被繼承人是可以把自己的財產贈與給別人的,但是還是有規定要注意。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合同范本
2021-03-23詐騙中初始獲利的投資者是否應返還
2021-02-26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剝奪政治權利作為一種附加刑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