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繼承與物權法之沖突
《物權法》第29條: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婚姻法》第17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物權法》第29條: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婚姻法》第17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觀點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理解與適用》中關于《物權法》第29條的解釋是:第一,因繼承或者受遺贈這兩種原因取得物權的,均不適用物權變動的一般原則,不以登記或者交付為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而是在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繼承人、受遺贈人當然地、直接地取得物權。第二,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即取得物權,也就是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的時間,即為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取得物權的時間。
既然繼承人或受遺贈人自繼承或受遺贈開始時即被繼承人死亡時即取得了遺產的所有權,就是說,甲死亡了,甲的兒子乙(已婚)自甲死亡時就當然地、直接地取得了甲的遺產所有權,那么問題就產生了:
按照《婚姻法》第17條的規定,此時乙取得的遺產所有權就應屬于夫妻共有,因此有人認為,“放棄繼承權”、“分割遺產協議”也就需要乙的配偶同意。在實務操作中,如果乙表示放棄繼承權,公證員即要求乙的配偶一同前來公證處表示同意放棄,如果乙參與分割遺產,同樣,公證員也要求乙的配偶一同前來簽署分割遺產協議。但是《繼承法》對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亦作了明確規定,乙的配偶沒有繼承權,又何談放棄繼承權呢?如果乙的配偶不放棄繼承權,那么乙的配偶就仍然有權參加繼承,參與分割遺產,這顯然與繼承法的規定不符展開
認為《物權法》第29條當中的表述,前半句使用的是“取得物權”,后半句使用的是“發生物權效力”,取得物權和發生物權效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對于不動產物權而言,根據《物權法》第6、9、14、15、16、17條的規定,不動產登記簿的登記是取得物權、享有物權的法定依據,只有登記了,才表明權屬人擁有了確證其不動產物權歸屬的憑據。但就取得物權和發生物權效力的關系而言,一般來說,取得物權就意味著發生物權效力,取得物權與發生物權效力是同步的,但是根據《物權法》28條-30條的規定,由于判決、仲裁、征收、繼承、受遺贈、建造或拆除房屋等情形的特殊性,法律將這些情形下取得物權與發生物權效力的時間相分離,不管繼承人什么時候辦理登記、真正取得遺產的所有權,均規定將其發生物權效力的時間追溯到相關的事實或行為發生時開始,但是,根據《物權法》第31條和《房屋登記辦法》第32、35條的規定,在這些情形下,仍然應當辦理不動產登記,只有辦理了登記,才意味著正式取得物權。
1、這里提出的問題并不是一般我們所說的法條競合或者說法條沖突,而更加適用于“特別法優于普通法”。
2、一般情況下,根據《物權法》規定,不動產物權變動的時間以不動產登記簿上的時間為準。同樣,在碰到不動產因繼承或接受遺贈發生不動產變動時,就要依據《物權法》第29條規定。就只是這樣,不需要往復雜的去想。
3、在案例中,乙是甲的兒子,作為甲遺產的法定繼承人,該繼承權是乙個人的權利,若乙接受繼承,繼承的遺產可以作為乙與配偶的夫妻共有財產。在你所說的實務中情形,是我所未接觸到的
在很多時候我們在將誒絕相關事故或者相關事件的時候都會遇到沖突,我們要了解到相關情況的主次,也要分清楚法律的主次才能解決好事情,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轉繼承和物權法之間的沖突問題的解決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蘭新富,男,湖南云盟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共產黨員,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 ? ? ? ? ?勤學精研法律及多學科知識,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較高的理論素養。 綜合分析能力強,長于邏輯推理,善于洞察情勢,駕馭全局,從細節入手抓住關鍵,找到案件的突破口,使案件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雄辯的口才,縝密的思維,庖丁解牛,條分縷析,吃透案情,出奇制勝。 正直堅定,大膽無畏,一身正氣,恪守誠信。 曾在大中型外資及民營企業做行政人力資源經理、法務等高層管理多年,熟悉企業經營管理,具有做企業法律顧問的優勢。 擅長刑事辯護、行政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交通事故糾紛及房產糾紛、婚姻糾紛等專業領域。辦理過眾多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合同糾紛案件、債權債務案件、交通事故案件及房產案件、婚姻案件,勝訴率高。 在為弱勢群體維權工作中表現突出,榮獲2013年度湖南省法律援助優秀服務標兵稱號。 堅持憲法法律至上,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執業以來,以嚴謹負責的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言出必行的誠信服務,卓越的辦案能力,良好的辦案效果,贏得了廣大當事人的贊賞
土地管理法有哪些內容
2021-03-18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事實收養公證怎樣辦理
2021-03-02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遺囑可以寫進離婚協議嗎
2021-01-04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轉讓土地使用辦理要求都有哪些
2021-01-16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買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25棚戶區改造的稅收優惠政策
2020-12-28軍運會農村拆遷有何補償
2020-12-01最高法:法院不受理行政機關提出的強制拆違申請
2021-01-27海口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2020-11-23如何評估和計算企業拆遷停產停業損失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