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居民買到假口罩怎么投訴?
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當消費者購買到不合格的防護用品時,可先與商家溝通協商。要求商家退換、更換防護用品并承擔相應的運費。若商家存在欺詐行為,除要求商家退還已經支付的價款外,還可主張購買防護用品的價款的三倍賠償,若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若消費者是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防護用品,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商家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此外,消費者與商家協商不成時,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或者按合同約定申請仲裁。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二、司法解釋
偽劣商品直接決定著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構成何種犯罪,它是研究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基礎。“偽劣商品”中的商品,是指具有相對固定內涵的具有法律意義的商品。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商品不完全等同于產品。產品是勞動所創造的物質成果,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產品是一個靜態的概念,只有當產品用于交換目的并且進入流通領域才成為實質意義上的商品。如果生產某種產品只是為了滿足生產者的自身需要,則不能稱其為商品。其次,“偽劣商品”中的商品有一定的外延限制。
1993年9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以下簡稱《產品質量法》第2條,第73條規定:“本法所稱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但不包括建設工程和軍工產品。因此,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對象的商品。也就拔除了房屋、橋梁,地下礦藏、野生植物和國防軍工產品;而是指可以流通的工業、農業、日常生活等動產,以及軍轉品產品、可流通的高科技產品等等。
假口罩在疫情期間可能導致居民無法獲得防護,相關情況可以對整個的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市場部門應當從嚴加大假口罩的查處,并加重不法分子的處罰力度,涉及到造成了矛盾糾紛和不良社會影響的還需要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涉外婚煙須具備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26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沒收手機是侵犯財產權嗎
2021-03-13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