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接故意是否存在犯罪未遂形態
間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遂形態
刑 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成立一般應具備以下三個特征:第一,行為 人已經著手實施犯罪。即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中具體的犯罪行為。至于行為是否實行完畢,不影響犯罪未遂的成立。第二,沒有發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結果。這是區別犯罪未遂與既遂的主要標志。第三,沒有發生危害結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這一特征將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區別開來。
因為在間接故意中,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與否是持一種放任態度,當法律上的危害 結果發生時,則已成立犯罪既遂
犯罪的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同屬犯罪故意的范疇。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從認識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者不同之處在于:
(1)從認識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必然發生或可能發生;而間接故意的行為人是認識到危害結果的可能發生。
(2)從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而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有觀點認為,明知結果的必然發生而持放任態度時,也應屬于間接故意。我們認為不存在行為人認識到結果必然發生而加以放任的情況,因為放任是對危害社會的結果采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其前提是危害結果存在發生與不發生這兩種可能性時,只有如此,行為人才可能存在發生也可以不發生也可以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和過失的相同之處:二者都是預見到了危害結果可能發生。
不同點是:間接故意是在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采取的態度是放任,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漠然,認為發生危害結果也無所謂,采取這種放任的態度,漠視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是間接故意,
而過失犯罪是預見到危害結果可能發生,但是輕信可以避免。在主觀上,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
二者的區別就在于主觀上對危害結果的態度不同。由于這種態度的不同,對社會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過失犯罪就比間接故意輕一些。
綜上所述,對于簡介故意犯罪是放任犯罪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所以是屬于犯罪既遂的一種基本形態,是不存在犯罪未遂的形態的,所以在司法量刑當中,會堅持罪刑法定的原則,對嫌疑人會按照犯罪既遂來進行量刑。
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的區別是什么?
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態有哪些?
共同故意犯罪條件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 堅 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嘉興職業技術學院聘用講師,執業于浙江合德律師事務所。早年畢業于云南大學,以優異的專業成績獲得法學、金融學雙學位,王堅律師經過全面系統法律理論和律師職業培訓,理論功底扎實。實踐中,具備全面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熟悉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執業五年以來,先后辦理四百多件各類民商事、刑事案件,積累了豐富的實踐辦案經驗。擅長領域:保險、銀行、證券、物流、建筑工程、商品房糾紛,以及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等人身損害糾紛、各類經濟合同糾紛,曾辦理過多項涉及公司的非訴案件,擔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勤勉盡責,誠實守信,為您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犯罪過追訴時效了怎么給黨紀處分
2021-01-10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