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犯罪預備的預備犯具有特征有哪些
1、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犯罪預備形態的客觀特征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即為犯罪的實行和完成創造便利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頭、文字或其他方式對犯罪意圖的單純表露。二者的區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規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而犯意表示,還不是行為,無論是從行為人的主觀意圖還是客觀表現上看,都不是在為犯罪實施創造條件,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對犯意表示不能處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兩種類似于犯意表示的行為不能認定為犯意表示而應以犯罪論處:一是某些具體犯罪的構成中所包含的口頭或書面語言形式的實行行為。如侮辱罪、誹謗罪、煽動分裂國家罪以及教唆犯罪里所包含的言語行為,作為強奸罪、搶劫罪等犯罪的手段行為的威脅性語言。這些特定的語言在特定的犯罪構成中屬于犯罪的實行行為,具備這些語言不但構成犯罪,而且不是犯罪預備,而是已經實行犯罪的其他犯罪形態。二是單個人犯罪中制定犯罪計劃的書面語言,以及共同犯罪中勾結共同犯罪人、交流犯罪思想、商議犯罪計劃的口頭語言或者書面語言。這些語言都已經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
(2)行為人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即犯罪活動在具體犯罪實行行為著手前停止下來。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可能發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
2、犯罪預備形態的主觀特征。犯罪預備形態的主觀特征也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有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二、犯罪預備行為的類型
根據我國刑法第22條第1款規定,犯罪預備行為,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或者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這一規定,犯罪預備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
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犯罪的需要。
2、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也是一種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但是刑法將這一常見的行為方式單獨列舉予以明示。
犯罪預備一般構成的是預備犯,這只會出現在實行行為并未著手之前,若是已經著手則不能成立犯罪預備,但是卻可能成立犯罪中止或者犯罪未遂。針對不同的犯罪形態,法律中規定的處罰原則不同。按照《刑法》第22條的規定來看,構成犯罪預備的,一般是比照既遂犯,可以對行為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刑法中犯罪預備屬于犯罪嗎?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