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是相應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職務過程中,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情節嚴重的行為。這些行為都對人民安全有重大影響,因此本文針對這些犯罪行為作相應分析。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徇私舞弊,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行為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責任,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本罪表現為不作為。
徇私舞弊,一般是為了滿足私情私利,在從事公務追究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弄虛作假,應為而不為的行為。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職責的行為方式多種多樣,如該調查不調查,該查封、扣押偽劣商品的不予查封、扣押,該處罰的不處罰等。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純正的不作為。如果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實施了追究,但如果具有其他行為,如徇私舞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公安人員該移送起訴的不移送起訴;檢察人員該起訴的不起訴;等等,構成犯罪的,應是構成他罪,如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枉法罪等。
構成本罪,必須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追究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情節嚴重,一般是指多次不追究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或者對多個有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不予追究;或者不追究性質嚴重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或者因不追究行為造成嚴重的后果或者惡劣的影響。
根據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施行的《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的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放縱制售假藥、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為的;
2.放縱依法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的;
3.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得以繼續的;
4.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不履行追究職責,致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惡劣影響的;
5.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職責,或者對3個以上有生產、銷售偽劣的商品犯罪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不履行追究職責的。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構成條件是什么?
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有哪些行為方式
什么是放縱制售偽劣商品犯罪行為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劃撥用地和征收土地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08非金融機構企業間借貸的合法化操作方法有哪些
2021-03-25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