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械聚眾斗毆的認定是什么?
對于何為“持械聚眾斗毆”,周道鸞、張軍主編的《刑法罪名精釋(第四版)》認為,“主要是指參加聚眾斗毆的人員使用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進行斗毆”的情形。這是司法實踐中最權威的觀點。該觀點強調,一是必須實際使用,二是限于棍棒、刀具以及各種槍支武器,至于是為什么限于以上器械,有沒有相關的判斷標準,則沒有給出理由。至于是事先準備的,還是現場隨手拾取的,則沒有提及。
二、認定界限
(一)聚眾斗毆罪與群眾中因民事糾紛而互相斗毆或者結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動機、目的,不是流氓活動,在群眾中的互相斗毆或械斗中犯故意傷害罪(包括輕傷、重傷)、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等罪的,構成何罪就認定何罪。
(二)聚眾斗毆罪與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動機、目的不同。聚眾斗毆罪是基于流氓動機,在實施各種流氓活動時破壞公共秩序,后罪則是基于某種個人動機、目的,用聚眾鬧事方式,要挾國家機關或有關部門,以滿足個人的要求為目的。
2、犯罪形式不同。聚眾斗毆罪可以聚眾進行,也可以單獨實施,后兩種罪只能聚眾實施。
(三)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說明在聚眾斗毆活動中,一旦造成他人重傷、死亡的,一律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這是對犯罪的一種轉化型規定。
三、處罰準則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在社會中,公民難免會與他人發生沖突,那么也會有許多公民會沖動的使用暴力去解決,當發生了聚眾斗毆情節后,不僅會給雙方的身體安全帶來影響,同時也會給社會的治安和秩序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如果犯案的情節嚴重者犯罪嫌疑人甚至要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
聚眾斗毆罪屬于怎樣的犯罪類型
聚眾斗毆罪的定罪標準是什么?
醉酒持刀恐嚇尋釁滋事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找誰開,怎么開
2021-02-03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鄰里房屋糾紛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09抵押
2021-03-17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
2021-03-15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