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解讀:
第一、此罪與彼罪
本罪與誹謗罪的犯罪構成不同:1、客觀行為不同:前者要求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實并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后者只要求捏造有損他人名譽的事實,散布于第三人或者更多的人,并不以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為構成要件。如果行為人雖然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實,但并不告發而是私下散步,旨在損害他人名譽,則構成誹謗罪。2、主觀方面不同:前者旨在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后者旨在破壞他人名譽。但不排除一個行為同時觸犯誣告陷害最與誹謗罪,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從一重罪處罰。
第二、本罪的對象“他人”
1、虛告自己的犯罪的,不成立本罪。誣告自己犯罪,目的是給其他犯罪分子脫罪,構成包庇罪。2、虛告虛無人的,不成立本罪,但告發足以使司法機關確定對象,就成立本罪。3、誣告沒有達到刑事法定年齡或者沒有責任能力人的犯罪,成立本罪。4、“他人”,不包括單位。但是形式上誣告單位犯罪,但可能導致對自然人進行刑事追究的,成立本罪。5、誣告的對象不具體不特定,不成立本罪。但是,雖然誣告對象不具體不確定,但是通過誣告材料可以推斷出特定人,成立本罪。6、同意他人誣告自己,他人不成立本罪;教唆他人誣告自己,教唆者和誣告者都不成立本罪。7、誣告犯罪嫌疑人、正在服刑的罪犯,成立本罪。
第三、本罪的既遂
向有關司法機關準備遞交誣告材料時是著手,材料到達有關機關既是本罪的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駁回復審周期是多長
2020-11-09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違章最遲什么時候處理
2020-12-23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