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符合犯罪主體要件的行為人,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故意傷害造成重傷的,包含兩種情況:一是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二是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
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二)基于他人承諾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是否成立故意傷害罪?
這是較為棘手的問題。許多國家的刑法只是明文規定處罰基于承諾的殺人,并且其法定刑輕于普通故意殺人罪的法定刑,但沒有對基于承諾的傷害做出規定。于是有人認為,既然刑法只規定了基于承諾的殺人罪,而沒有規定基于承諾的傷害罪,就表明基于被害者承諾的傷害一概無罪。有人則得出相反結論:既然刑法只是特別規定了基于承諾的殺人,而沒有特別規定基于承諾的傷害,就表明對基于承諾的傷害一概按普通傷害罪處理。二者似乎都走向了極端,于是出現了兩種中間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在被害者承諾的傷害案中,如果行為違反了公序良俗,就不問傷害的輕重,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如果不違反公序良俗,即使造成了重大傷害,也不能認定為故意傷害罪一。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在基于被害者承諾的傷害案中,如果行為造成了重大傷害,就認定為故意傷害罪。但一般認為,在被害者承諾傷害的情況下,對造成重傷的宜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從與得承諾殺人的關聯來考慮,造成重傷的行為通常是對生命造成了危險的行為,而經被害者承諾的殺人沒有例外地構成故意殺人罪,故對造成重傷的同意傷害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比較合適。對基于被害者承諾造成輕傷的,不宜認定為故意傷害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權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1-03-01征地政策征地流程征地補償
2021-02-18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商標使用許可期限屆滿后對庫存產品如何處理
2021-01-28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2020最新債務轉讓協議書范本
2020-11-30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未成年人網絡打賞可以退還嗎?最高法明確了!
2021-02-10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