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贈是公民以遺囑方式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而于其死亡時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立遺囑的公民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為受遺贈人。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對其遺產所作的處分或對其他身后事務所作的安排,并在死亡時發生效力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
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通過遺囑方式處分財產,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區別是明顯的。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囑繼承與遺贈的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接受遺產的主體不同:受遺贈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或國家,但必須不是立遺囑人的法定繼承人;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自然人,并且必須是法定繼承人。
(二)權利的行使方式不同:受遺贈人只有在知道受遺贈的兩個月內明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時才視為接受,否則視為放棄遺贈;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處理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繼承。
(三)遺囑和遺贈的構成要件和效力是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定要區分不同的情況來判定遺囑的效力。具體講,遺囑繼承和遺贈之間的區別主要有:
(1)兩者的受讓主體不同。遺贈受領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之外的人,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之內的人。
(2)兩者所指向的客體范圍不同。遺贈的客體只包括財產權利不包括消極的財產義務。而遺囑繼承人不但享有接受遺產的權利,同時還須承擔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義務。
(3)權利的接收、行使的方式不同。遺贈受領人應當在知道遺贈的內容后的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受領的意思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以后,遺產處理以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的,視為接受繼承。
(4)獲得遺產的方式不同。遺贈受領人不直接參與遺產分割,只能從遺囑執行人或法定繼承人處獲得遺產;而遺囑繼承人要直接參與遺產分配。
(5)最后,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指定候補繼承人,而在遺贈中則不能指定候補的遺贈人。法律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假結婚和假離婚買房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1-02-22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拆遷賠償房產能強制執行嗎
2020-11-28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拆遷房如何辦理房產證
2020-11-23農村營業用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