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分子行賄500元如何定罪?
可以處行政處罰,并處罰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二、行賄罪具有如下構成特征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行為人意圖謀取的正當利益是否實現,均不影響行賄罪的成立。二是行為人因國家工作人員索要而被動給予其財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行為人是因被國家工作人員勒索而被迫交付財物,只有在行為人獲得不正當利益的情況下,才能構成行賄罪。如果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4.行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的通知,“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根據這一規定,“不正當利益”應當包括兩個方面:
(1)非法利益。即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
(2)要求他人或者單位提供違法的幫助或者方便條件索取得的利益。
以上就是行賄罪的具體定罪處理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和認定,應當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來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不清楚的,可以對司法機關的判決結果不服的,還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界定,并提出上訴。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標準中的傷殘分類
2020-11-11遺贈扶養要滿足什么規定
2021-02-21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未盡贍養義務能分得遺產嗎?
2021-03-15最新輕傷鑒定標準
2021-02-05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眾籌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10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