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所以打擊受賄行為對于打造守信政府至關重要。可是,任何集體都會出現亂群之馬,對此,有關部門必須嚴厲打擊,以保證正常的社會風氣。那受賄收賄的區別主要有哪些?下文將會為您詳細講解。
受賄收賄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是指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牟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行為。受賄是指雙方的行為,而收賄是指收取的意思,是單方行為。
什么是受賄收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的規定,受賄罪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受賄罪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及公私財物所有權。
受賄罪嚴重影響國家機關的正常職能履行,損害國家機關的形象、聲譽,同時也侵犯了一定的財產關系。受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財物。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利用職務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
受賄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
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職務上主管、負責或者承辦某項公共事務的權利所形成的便利條件。
受賄罪的行為方式有兩種:
一、索賄。即行為人在公務活動中主動向他人索取財物。
二、收受賄賂。即行為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謀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當利益,也可以是正當利益。主動索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比被動受賄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刑法》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就構成受賄,而不要求行為人有為他人謀取利益這個條件。
犯罪主體
國家工作人員
主觀方面
故意
簡而言之,受賄主要為收受雙方之間的共同行為,收賄賂只包含收。因為該案件的社會危害性較大,且會對政府公信力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使得國家格外重視此類案件的處理。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受賄罪最新量刑標準 ,刑法修正(九)受賄罪的量刑標準修改了哪些
受賄罪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住房貸款利息扣除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0-12-04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涉外婚姻出生證明如何辦理
2021-02-21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要件和范圍是什么
2020-12-12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時效
2020-11-29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
2020-12-20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