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隱私權是什么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而且權利主體對他人在何種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對自己的隱私是否向他人公開以及公開的人群范圍和程度等具有決定權。
民法總則隱私權新規定: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大會發言人傅瑩曾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此次提交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根據社會新形勢作出了不少調整、創新,比如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社會老齡化趨勢的社會新熱點,進一步完善了監護制度,擴大了監護范圍,尤其關注到了對失能老人的保護問題。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此次提請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四審稿分11章共210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隱私權”在民法總則草案中也得到了確認。
“對于隱私權的保護,我國在立法層面落后于司法實踐。在立法層面中,正式的民事基本法律中一直沒有出現并確認‘隱私權’,直到2009年12月通過的《侵權責任法》中才正式出現‘隱私權’這幾字。而此次擬在民法總則草案中明確提出來,無疑提升了其地位,其宣示意義比較大。”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孟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人民日報》則稱,在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一部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的情況下,民法總則草案的這一規定,將為捍衛老百姓(48.710, 1.06, 2.22%)的信息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法律后盾。
民法典各分編擬于2018年提請審議
民法典凝聚了幾代法律人的期許和努力。我國曾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及2002年啟動過民法典的立法工作,卻均因條件不成熟而擱置。
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編纂民法典”。這是黨中央文件首次明確提出要編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牽頭,成立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務院法制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5家單位參加的民法典編纂工作協調小組,組織工作專班開展民法典編纂工作。
隱私權的維護在現今的法律中已經被提上議程,因此自己需要注意國家的有關規定,盡量減少自己爭議部分的內容,一旦自己不能積極有效的確定就會導致問題的惡化,但是具體的執行情況依舊需要自己在時間上進行有效的掌控,否則自己的權益就會失去積極的意義。
婚前調查侵犯隱私權嗎,什么是婚前調查?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榮譽權都是怎樣定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打人無傷還要賠償嗎
2021-01-09合同寫上作廢算不算作廢
2021-03-20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量刑標準如何
2020-11-14投資者持股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1-03-22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船舶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1-03-21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保險公司是怎樣設立的
2020-12-06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