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劫罪中的脅迫手段包括哪些
“脅迫”一詞,在刑法中亦是非常常見的,涉及到“脅迫”、“威脅”、“強迫”手段的罪名屢見不鮮,如強奸罪、抗稅罪、妨害公務罪、強迫交易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妨害作證罪、強迫賣淫罪等。應當說,從普通用語的角度看,“強迫”一詞的內涵和外延均大于“脅迫”、“威脅”,應指采用一切強制手段使他人屈從,包括采用種種威脅手段。當然,“強迫交易罪”與“強迫賣淫罪”中的“強迫”仍有些許不同。而“脅迫”與“威脅”則含義相同。我們認為,作為規范用語,應該具有同一性,即相同的含義盡量使用相同的詞匯。
因為明確性是法安定性的重要保障,也是國民可預測性的前提。但由于傳統性或習慣性認識,我國刑法條文中同義不同語的現象甚多。關于“脅迫”,國外學者將其含義分為三類:一是廣義范疇,指以使他人產生恐懼心理為目的,以惡害相告的一切行為。惡害的內容、性質以及通告的方法則沒有限制;二是狹義范疇,即限定了惡害內容的脅迫,但不要求達到足以壓制對方反抗的程度;三是最狹義的范疇,即不但限定了惡害內容,而且要求達到壓制對方反抗的程度。我們認為,應當采取上述最狹義范疇的含義。
首先,“脅迫”的內容應當限定為當場可以實現的人身傷害(包括傷害,乃至殺害,可以針對本人,也可以針對與被害人有直接歷害關系的第三人)或造成其他物質損失。若非當場可能實施的人身傷害或物質損害,被害人自然不必恐懼,行為人攫取財物的目的也就無從實現。而名譽損害、揭發隱私、工作中的打擊報復等,這些損害難以當場實現,行為人當場取財的目的也就無法實現。
其次,“脅迫”的形式可以是有形的,即以一定的方式向被害人顯示或發出,可以是語言,可以是動作,也可以是二者兼有。同時,也可以是無形的,既無語言,也無明顯的動作、手勢等,但是由于某些特定的情境而對被害人形成了難以抗拒的精神強制,從而使行為人當場取財。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強奸罪中的脅迫手段主要是采用了一些讓人產生恐懼心理然后來達到目的地,對于這種情況的話,有可能會對對方造成人身損害,甚至是直接殺害,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大隊判定責任書需要多久
2020-12-18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遺產分配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20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