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一百三十八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沒有相對人的存在也能成立的意思表示,如立遺囑。
1、民法總則里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是指沒有相對人的存在也能成立的意思表示,如立遺囑。
3、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是指需要相對人的存在才能成立的意思表示,如一方欲訂立合同的邀約就必須向另一方發出。
二、意思表示的生效
(一)以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對人知道其內容時生效。
(二)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以非對話方式作出的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對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時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統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數據電文進入其系統時生效。當事人對采用數據電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時間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三)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時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四)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發布時生效。
三 、意思表示的構成要件和法律效力
(1)構成要件
其構成要件可分為客觀要件與主觀要件:客觀要件,是指在外表上可以看出其法律意思的效果,即在客觀上可認識其在表示某種法律效果意思。
主觀要件,指內心的意思,分為行為意思,即表意人自覺地從事某種行為;表示意識,即行為人認識其行為具有某種法律行為上意義;效果,即行為人欲依其表示發生一定法律效果。
(2)法律效力
意思表示的拘束力,亦即意思表示的成立效力。意思表示一旦成立,表意人須受其約束,非依法律,不得擅自撤回或者變更的法律效力。意思表示作成后,將要影響表意人、相對人或第三人的利益。
所以,民法總則第138條其實也是針對意思表示的相關法律效力,沒有相對人存在的情況下不一定表達出來的這些意思,就不受到法律的保護了。單純的理解這一條規定,很多人都會覺得比較困難,其實這就是在針對部分,文件證明存在爭議的情況下,主要是根據當時的情形來分析文件是否生效的。
民法總則全文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關于教唆都有哪些定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延長嗎
2020-12-31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未成年簽合同無監護人簽字蓋章算生效嗎
2020-11-2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