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頂替沒有逃逸如何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找人頂替交通肇事人及頂替人應當依法分別處罰。
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屬于對責任歸結的逃避,此時,交通事故已經造成了對公共秩序的威脅,同時造成了嚴重的人身或者財產損害,客觀上已構成交通肇事罪;讓人來頂替屬于另外的行為,該行為侵害的是司法活動的公正,不符合事后不可罰理論論述的范圍,因此應當另行定罪量刑。
1、所謂的“事后不可罰行為”,又稱共罰的事后行為。一般通說認為,事后不可罰行為是發生在狀態犯的前提下,行為人實施了一個先行為,在先行為侵犯的法益的范圍內又實施了一個對先行為造成的不法狀態加以保持或者利用同時并未侵犯新法益的后行為,這個后行為即可以為先行為所概括,無需再次予以法律評價。由此,判斷是否屬于事后不可罰行為必須符合以下幾個要件:兩個行為的實施是基于同一個犯罪故意;第一個行為必須構成狀態犯;第二個行為沒有超出第一個行為的法益范圍;兩個行為均符合完整的犯罪構成要件。事后不可罰行為本質上是先行為已符合完整的犯罪構成,足以評價整個行為的性質,同時后行為能夠被主行為加以吸收,故無需另行定罪評價。
2、交通肇事后叫人頂替的行為,前后兩行為侵害的范圍不同。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本質上可分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和“頂替”兩個行為。肇事者的“逃逸”是一種規避法律責任、侵害被害人權益的違法行為,屬于交通肇事中的從重評價的范圍,其侵害的是公共安全;而肇事者讓人“頂替”的行為雖然與交通肇事本身有一定的因果聯系,但其實質上侵害的是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其侵害的法益顯而易見的已遠遠超出了前行為所能涵蓋的范圍。同時前后兩個行為的主觀狀態不同,事后不可罰的行為要求前后兩個行為基于同一個犯罪故意,而在交通肇事后讓人頂替的行為中,前一個交通肇事是過失犯罪,后一個讓人頂替的行為是明顯的故意行為,前后行為的主觀狀態是不相同的。
3、叫人“頂罪”的行為符合妨害司法罪構成要件。?交通肇事后造成嚴重的危害結果,即能構成交通肇事罪,不存在不法狀態的持續要求。之后叫許某“頂罪”的行為,屬指使他人作偽證,主觀上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叫頂替的行為會妨害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卻希望這一危害結果發生,客觀方面表現為指使他人作偽證,已侵害司法機關的正常訴訟活動的客體,其行為符合妨害司法罪的構成要件。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找人頂替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并不是說本人不離開現場,就不會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并且對于這種逃逸的行為的話,那么應當會嚴肅進行處理,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2020供養親屬撫恤金期限如何計算
2020-11-11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