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憲法和憲政的關系是什么?
憲法與憲政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憲法與憲政互為基礎和前提,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兩者是辯證統一的。在世界憲政歷史發展過程中先有憲政實踐,后有憲法文本的制定;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體系的核心,憲政是憲法規范與憲法實施的政治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憲政指導憲法制定和修改,憲法是憲政理念的表現形式;憲政是憲法的生命,離開憲政的憲法就是一紙空文,憲法頒布實施之后,通過修改憲法文本適應憲政理論的新發展和新情況。所以,憲法是靜態意義的法律文本,憲政是動態性質的實踐過程。
列寧指出:“當法律同現實脫節的時候,憲法是虛假的;當它們是一致的時候,憲法便不是虛假的。”憲政是憲法的支柱、動力和靈魂,有憲法而無憲政,憲法便失去其真實性、有效性; 其次,憲政是驗證憲法“正當性”的關鍵環節。憲法的“正當性”特指憲法內蘊的應然價值取向,憲法規范應體現公認的立憲主義的憲法觀念和精神,表達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總之,實行憲政在正常的條件下,固然是以正當性的憲法為前提,無憲法即無憲政,正當性的憲法是憲政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而憲政又是憲法的靈魂所在。沒有憲政動作,憲法就徒有其名,虛有其表。憲法是依賴憲政來得以實施、維護和發展完善的。憲法權威的樹立,憲法的實施、完善和發展是寓于憲政之中的。
相關知識:
憲政是指以憲法為依據,以控制權力為手段,以保障人權為目的的政治過程和政治形態。憲政是憲法學理論中的基本概念,也是重要概念。中國憲法學者對憲政的認識趨向于同一,一般認為憲政具備以下基本要素:
第一,憲政一詞源于西方,其基本價值目標是通過限制政府權力以保證公民的權利;
第二,憲政過程即具有普適價值,又有特殊性,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憲政模式;
第三,憲政與民主、法治以及人權有內在的的邏輯聯系。
憲政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其存在和發展以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思想等條件為基礎。憲政是法治發展的最高形式,是法律化的政治秩序,憲政是控制政府權力的觀念和制度,實行憲政是法治國家的基本標志。
綜上所述,在平時的憲法領域中總是有人將憲法和憲政混為一種東西來進行研究,雖然在二者的關系上可以肯定是含義及價值是非常相近的,但是實際上憲法作為一種文本是靜態的,而憲政卻因為在實際上是運行而處于動態的,所以是形式和內容上的關系。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憲法修改的部分內容的建議有哪些意義?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怎么界定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06婚內協議效力與離婚賠償
2021-03-14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