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整個法律體系當中是沒有任何一部法律制度能夠和我國的憲法相提并論的,從行政機關,武裝力量,甚至到全體公民的一些基本的行為準則在憲法當中都有著相應的法條規范。所以更是體現了憲法制定的原則是很謹慎的,其中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憲法中的比例原則是什么意思?所謂的比例原則,也就是說我國憲法的一種行政法原則。
一、憲法中的比例原則是什么意思?
比例原則即是憲法原則也是行政法原則。
行政比例原則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和保護相對人的權益,如果行政目標的實現可能對相對人的權益造成不利影響,則這種不利影響應被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之內,二者有適當的比例。
比例原則著眼于法益的均衡,以維護和發展公民權為最終歸宿,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權行使的一項重要原則。
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
當國家行使公權力而與基本權利發生沖突時,必須審查該公權力的行使是否為憲法所規定,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利的侵害是否適度、合比例。
二、比例原則的要求
(一)合目的性
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為滿足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在作出決定前準確理解和正確確定法律所要達到的目的。在多數情況下,法律會對其立法目的作出明確規定,但有時法律規定的目的可能比較含混,這些情況下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立法背景、法律的整體精神、條文間的關系、規定含義等因素作出綜合判斷。
(二)適當性
是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與措施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為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擬采取的措施對達到結果是否有利和必要。
(三)損害最小
是指在行政機關在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采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即行政機關能用輕微的方式實現行政目的,行政機關就不能選擇使用手段更激烈的方式。行政機關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采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憲法也能夠看成一種比較特殊的行政法的,而行政法當中的行政比例原則這是針對行政主體來說的,通過憲法也是要求我國的行政主體在生活當中實施任何的行政行為的時候,在有著明確目標的同時也要實現并且保護對于行政相對人的一些基本權益,總之,憲法中的比例原則在理解的時候是比較抽象的。
憲法規定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
2020全國兩會憲法修改的內容是什么?
憲法原則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賬單”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1-30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車禍意外保險公司賠付多少錢
2020-11-25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