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傷公安立案后追訴期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不再追訴。
二、在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三、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輕傷法定刑期不超過五年,故追訴期為五年。
故意傷害罪的形態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易*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故意傷害他人而致他人受傷的,就會構成犯罪。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庭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1征地補償流程有哪些
2021-03-22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