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合同詐騙的條件是什么
客體
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本罪的對象是公私財物。
客觀方面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這里的合同,應當理解為不包括單純的借款合同,因為利用借款合同進行詐騙相當于直接通過詐騙的手段使得對方產生錯誤認識進而處分財物,完全符合詐騙罪的構成。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罪的詐騙行為表現為下列五種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擔保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行為人只要實施上述一種詐騙行為,便可構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法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主體
本罪的主體,個人或單位均可構成。犯本罪的個人是一般主體,犯本罪的單位是任何單位。
主觀方面
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工傷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2-06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遼寧省勞動合同規定期限
2021-03-23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父親去世房產上是父親名字現在房子拆遷我能拿到拆遷款嗎
2021-01-05拆遷有戶口沒平方能分房子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