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網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2000元。詐騙金額在二千元以上的或者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涉嫌詐騙罪,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
網絡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互聯網采用虛擬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二、詐騙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欺詐行為的對方只要求是具有處分財產的權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成立詐騙罪。
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識。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詐騙金額在二千元以上的,或者發送詐騙信息五千條以上的涉嫌詐騙罪。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交通事故?
2020-11-08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發生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應該怎么辦
2021-03-12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農村開荒地有年限規定嗎
2021-03-04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