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的形式包括哪些?
玩忽職守的形式包括意志疏忽和過于自信,意識疏忽過于輕率。
1、意識疏忽。所謂意識疏忽,根據刑法第12條的規定,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一種心理狀態。刑法理論中一般稱其為“疏忽大意的過失”。
2、意志疏忽。所謂意志疏忽,是指行為人處于危害結果已經發生的條件下,需要采取正確的決策,防止或減小危害結果的嚴重程度,而行為人有義務并有這種主觀可能性,但其沒有找到這種決策或者沒有實施,致使本可減小的損失未能避免而得以加大的二種心理狀態。
3、過于自信。刑法第12條規定的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狀態,我國法學界一般都將此稱為“過于自信的過失”。我們認為,這種理論概括并不全面。
4、過于輕率。過于輕率的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已經預見而輕率決策或隨便從事,輕率認為可以避免發生危害結果,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一種心理狀態。
二、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高檢發釋字〔2006〕2號)
第一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后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后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關于玩忽職守罪的定罪處罰力度還是比較大的,當然玩忽職守,他也是需要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嚴重程度來進行不同的判斷的我國刑法當中,397條規定有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包括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
玩忽職守罪能判緩刑嗎?
哪些屬于玩忽職守罪的構成要件
公務員玩忽職守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因羈押造成信用卡逾期如何處理
2021-01-04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汽車貸款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8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公房使用權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1-06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