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玩忽職守罪是故意嗎?
本罪在主觀方面由過失構成,故意不構成本罪,也就是說,行為人對于其行為所造成重大損失結果,在主觀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過失造成的。也就是他應當知道自己擅離職守或者在職守中馬虎從事對待自己的職責,可能會發生一定的社會危害結果,但是他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是雖然已經預見到可能會發生,但他憑借著自己的知識或者經驗而輕信可以避免,以致發生了造成嚴重損失的危害結果。
行為人主觀上的過失是針對造成重大損失的結果而言,但并不排斥行為人對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或對自己的作為和不作為行為則可能是故意的情形。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不是出于過失,而是出于故意,不僅預見到,而且希望或者放任它的發生,那就不居于玩忽職守的犯罪行為,而構成其他的故意犯罪。
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事實應當基于實際造成的侵害原因而定,在司法實踐中,還需要由司法機關來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后才可以進行認定,必須達到了上述立案標準和條件的,才可以追究相關的刑事責任,對于犯罪事實輕微的可以行政處罰。
處罰玩忽職守罪標準是怎樣的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能數罪并罰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8合同上只有法人簽字沒有公章是否有效力
2020-12-15工傷賠償可直接上訪嗎
2021-02-06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