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對非機動車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項規(guī)定:“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可見靠電瓶驅動的交通工具,只有在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電動自行車有關國家標準的,才屬于非機動車,
根據(jù)《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技術要求”規(guī)定:
第5.1.1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應不大于20km/h”。
第5.1.2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重量),應不大于40Kg”。
第5.1.3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必須具有良好的腳踏騎行功能,30min的腳踏行駛距離應不小于7Km”。
不符合上述標準,就不是電動自行車,不屬于非機動車范疇。
二、要清楚法律對機動車的定義
并不是所有電動車就一定是非機動車。超過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就不屬于非機動車,而屬于機動車范疇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三)項規(guī)定,“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yè)的輪式車輛。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04)第3.5條對“摩托車”是這樣規(guī)定的:
無論采用何種驅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大于50km/h,或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大于50Μ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邊三輪摩托車和正三輪摩托車可合稱為三輪摩托車)。
第3.6條規(guī)定:“輕便摩托車”:無論采用何種驅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50km/h,且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不大于50ΜL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輕便摩托車和三輪輕便摩托車,但不包括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20km/h的電驅動的兩輪車輛。
從上述法律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可以看出:
設計最高時速大于20公里且小于50公里的電瓶車,達到了輕便摩托車的國家標準;設計最高時速大于50公里的電動車,達到了摩托車的國家標準,二者都應當屬于機動車范疇。
三、關于認定交通事故案件中的電動車類別的方式
1、應當以其出廠說明書的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來認定
不應當以其在事故發(fā)生時的行駛速度來作出認定。實踐中,超過設計時速行駛的情形是很多的。如果出廠說明書的設計時速低于20公里/小時的,應當認定為非機動車。設計最高時速超過20公里/小時的,應當認定為機動車。
對于涉案的電動車在事故發(fā)生時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行駛速度,可以按照交通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并可按照其對于事故的發(fā)生所起的作用程度作為認定事故責任的根據(jù)。
2、如果沒有出廠說明書可供鑒定的,應當委托專門鑒定機構鑒定,以鑒定的結論進行認定
從網友咨詢反映的問題中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辦案交警沒有委托鑒定機構,僅憑經驗判斷就做出車輛型別屬性的認定,這樣不但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而且多不被當事人接受,引起上訪不斷。我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
四、準確認定電動車型別的意義
準確認定電動車的型別,是公平、公正處理交通事故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是確認車輛駕駛人是否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駕駛資格的需要。
如果涉案的電動車屬于機動車,車輛駕駛人則應當具有相應的準駕車型的機動車駕駛證件,如果屬于非機動車則不需要。
2、是區(qū)分駕駛人罪與非罪的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以上規(guī)定說明,車輛駕駛人只有駕駛的是機動車輛并符合上述規(guī)定的時候,才構成交通肇事罪。如果駕駛的是非機動車,即使具有上述事實,也不構成交通肇事罪。
3、是受害人可得利益能否獲得最大實現(xiàn)的需要
如果受到侵害的當事人是非機動車或者行人一方,那么只有在受到機動車的侵害,才會獲得交強險的賠償。受害人受到非機動車的侵害,不會獲得交強險的賠償。如果受害人遇到沒有賠償能力的賠償義務人時,交強險的賠償無疑能夠使受害人的可得利益得到最大的實現(xiàn)。
還有,即使屬于機動車范疇的電動車沒有投保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也應當承擔交強險責任限額內的賠償責任。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使受害人的利益得到更大的保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二手房陰陽合同的具體解決辦法
2020-11-21隱形股東的法律風險
2020-12-12上班途中發(fā)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交通事故篇> 發(fā)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競業(yè)禁止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08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xié)議有什么區(qū)別
2021-01-08勞務作業(yè)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qū)別
2021-02-09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無事故現(xiàn)場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2-12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土地出讓金的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