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被保險人應否對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是判斷是否屬于第三者的基本法律標準。
現所討論的“第三者”源自保險法中的責任險制度,我們首先應當看什么是責任險。保險法第50條第二款規定,“責任保險是指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立法很明確,第三者就是有權向被保險人求償,被保險人也負有向其承擔賠償義務的人。該第三者是相對于被保險人的“賠償責任”產生的第三者,而不是相對于車輛和車體的間隔來區分產生的第三者。實際上,第三者是個不特定的主體,其只是一個有范圍限制的集群概念,只有當發生事故后有具體的受害人時該第三者才被具體化和特定化。責任保險的根本功能在于排除被保險人的責任,保護受害的第三者獲得有效的賠償,此險種是被保險人轉嫁自身過錯風險的一種合法方式。正是由于被保險人在交通運行法律關系中可能發生重大過錯,可能要對外承擔巨額賠償責任,被保險人才需要投第三者責任險,從而以交納少量保險費的方式換取更大的風險利益,將自己的風險合法地轉嫁于保險公司。在具體的事故中,交通肇事雙方中有過錯或過錯越大的一方其所投的第三者責任險的價值才越能得到體現,無過錯不需要對外承擔賠償責任的一方所投的責任險在該事故中尚處于“凍結”狀態而并未被激活和啟動,無過錯的一方在此事件中并未產生自己所相對應的第三者,而其自身卻是有過錯方所對應的“第三者:,并以此有權獲得對方的第三者險的保險賠償金。可見,需要對外承擔賠償責任是激活自身第三者險的前置條件,有權從被保險人處獲得賠償的人才是合法的第三者。
第二,屬于同一運行主體的關系人不能構成本方責任險的第三者。
假如所有的車輛均處于靜止狀態,則不可能發生交通事故。車輛必須參加到運行法律關系中才可能造成事故,車輛及其所有人加上駕駛人才能構成同一運行主體。現實中,實際駕駛人和車主有可能同一,也有可能不同一,但無論是否同一只有“車”與“駕”結合起來才能構成同一運行主體。由于司機才是運行法律狀態的實際控制人,其屬運行主體的必要關系人。在責任險法律關系中,保險公司是第一者,司機與被保險人共同構成第二者。所以,參與運行法律關系的所有司機均不可能成為本方責任險的第三者,但在其無過錯時有可能構成對方運行主體所對應的第三者。
第三,與被保險人共同構成同一財產權主體的民事主體及與被保險人之間存在撫養、贍養及第一順序繼承關系的自然人不能構成第三者。
共同構成同一財產權主體的情形可以有這樣一些可能。如夫妻之間債權債務及財產責任在民法上的對外關系中系責任共同體,其對外物質性的民事責任是以夫妻共同財產為責任基礎的,除非實行分別財產制且其相對人知曉的,才在夫妻之間構成有條件的分項責任主體。故夫或妻對對方不存在賠償的必要和可能。在財產共有的情形下,一共有人向另一共有人賠償有如一個人將自己的財產從左手放到右手一樣,沒有任何物權法或債權法上的意義。一般車主在投保時極其罕見有向保險公司聲明該車不屬夫妻共產的,發生事故后,如其以夫妻雙方系實行分別財產制來抗辯的,保險公司完全有理由予以否決。再如,對同一車輛產權存在共有關系的,也不能構成本方的第三者,其原理同上。被保險人如要對不屬于第三者的近親屬的權利加以保護的話,則其只能通過車上人員險來解決。與被保險人存在撫養、贍養關系的自然人由于其在家庭內部的生存、生活需依存于被保險人的財產基礎,故被保險人對其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近親屬給與賠償亦無法律價值。同樣,存在繼承關系的近親屬之間亦無賠償的法律空間。
當前,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中,大多數保險公司都規定了保險車輛造成被保險人、本車駕駛員及其家屬人身傷亡的屬除外責任的免責條款,而且一般都是以格式條款的形式體現出來。如果在實際操作上對如何界定第三者責任險中的“第三者”則會導致同樣的人、同樣的生命、同樣的車禍,得到的卻是不同的結果,從而違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公正原則,也違背了社會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生命價值的基本理念。保險條款這種設計邏輯上偷換概念,錯誤地將本人和其家屬成員排除在第三者之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下的離婚條件
2020-12-24交通意外致人死亡一定要坐牢嗎
2021-03-22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標權益的保護
2021-02-02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訴訟期間未申請財產保全,車輛可以過戶嗎
2020-12-23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