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和不當得利區別
不當得利:
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如售貨時多收貨款,拾得遺失物據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稱受益人,遭受損害的人稱受害人。不當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與受害人之間因此形成債的關系,受益人為債務人,受害人為債權人。
其特征為:
①雙方當事人必須一方為受益人,他方為受害人。
②受益人取得利益與受害人遭受損害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沒有合法根據,即既沒有法律上、也沒有合同上的根據,或曾有合法根據,但后來喪失了這一合法根據。
侵占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過失不能構成本罪。構成本罪還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僅有故意而無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毀壞所代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償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費用而遲延交還的或者因不小心毀壞或丟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論處。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將他人的交由自己代為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要判斷一個行為是構成民事不當得利還是刑事侵占罪,可從兩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一是從遺置物是“遺忘物”還是“遺失物”上進行區別。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或者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構成侵占罪;而我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否則構成不當得利??梢?,“遺忘物”與“遺失物”的重要區別,“遺忘物”是指被害人記得財物的遺置時間和地點,適用刑法調整;“遺失物”則指被害人不記得財物的遺置時間和地點,適用民法調整。二是看行為人對遺置物是否負有保管義務。行為人負有保管義務的,則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處理;不負保管義務的則按《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處理。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仲裁法的受案范圍的情況
2020-12-23涉外婚姻離婚能直接去民政局嗎
2020-12-14人身權屬于侵權責任范圍嗎
2020-12-07虛開發票處罰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沒劃痕險怎么走保險
2021-02-09《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南京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
2021-01-16企業拆遷安置費和員工有關系嗎
2020-12-15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