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事故責任主觀因素過多,缺乏同一性。《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5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但是,如何理解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在實踐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標準不一,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認定結果。在排除事故處理民警辦理案件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等可能因素外,民警對“路權說”和“因果關系說”的主觀認識不同是責任認定缺乏同一性的主要原因。由此,當然就造成事故當事人會以此案與彼案相比較而感到疑惑。往往就據此認為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事故處理民警未依法辦事、案件處理不公、存在徇私舞弊,導致群眾鬧事、上訪等不穩定因素和社會問題難以杜絕。
交通事故認定缺乏合理的監督制約和救濟途徑渠道。《交通安全法》確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據屬性,從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交通事故認定可訴性和行政復議,交通事故認定書形式上仿佛具備了“一審終審”的效力。但是由于對事故責任歸責原則的認同不一,認定是否合法準確存在不確定性,甚至有的就存在著錯誤認定,尤此就產生了一個監督和救濟問題。從理論上說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監督、制約和救濟途徑有二:一是《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三條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但是,這種執法監督在監督程序上、監督時效上遠不如行政復議直接。例如:生效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在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執法活動監督中撤消或者變更,如果此時事故當事人已因生效的交通事故認定書確定的責任被依法追究刑事或民事責任,那么,人民法院該如何處理二是人民法院在刑事或民事訴訟中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予采信。而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交通事故當事人承擔何種程度的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最重要的依據,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財產利益和其他合法權益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說民事案件法院可以以公平責任原則進行判決,那么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如何對行為人定罪和處罰呢在這種情形下,誰有權對事故責任進行重新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要先補虧嗎
2021-03-18什么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的認定方法又有哪些
2020-12-31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