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妨害公務罪已取保還判刑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它和判刑是相互獨立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公安機關也會繼續進行偵查,如果通過偵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證據,犯罪嫌疑人還是會被判刑的。
二、妨害公務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在自然災害中和突發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或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雖未使用暴力,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四十二條第一款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三、妨害公務罪如何認定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和紅十字會的公務活動。侵犯的對象只能是正在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
2、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或者履行職責的行為,或者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但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動關系的概念
2020-12-29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