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律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
1、對于約定違約金是否過高的舉證責任分配問題,
違約金是否過高,首先須由違約方承擔主張責任,其主張后還須承擔能夠引起法院對是否過高產生合理懷疑的舉證責任。在法庭對違約金是否過高產生合理懷疑后,法庭才能將舉證責任分配至守約一方當事人,由守約方承擔其實際損失的舉證責任,最后由法院根據守約方的實際損失進行判斷。需要注意的是,違約金設立的目的為免除違約損失的舉證責任,因此對守約方的舉證要求不宜苛刻。
2、針對約定違約金過高,法院是否必須調整的問題,
約定違約金的調整應堅持“以當事人申請調整為主要、以法院主動調整為例外”的原則。
因為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1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可見當事人對違約金的約定只要是真實意思表示,其效力就應予肯定,法律理應充分尊重、保障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同時該條文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或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或適當減少,該條規定賦予了合同當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機構請求調整的權利,但是這種調整的前提條件是當事人要主動提出申請。在當事人沒有明確提出調整違約金的情況下,因合同關系是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即使違約金數額過高或者過低而當事人卻自愿接受,應視為對自己訴訟權利的放棄行使,法院不應主動代一方當事人行使主張。當然,如果合同當事人違約金的約定涉及到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時,即使當事人未提出要求調整,法院也有主動干預的必要。
合同當事人一方通過訴訟或仲裁的方式申請調整違約金,法院或仲裁機構在確定違約金時應先確定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以實際損失為基礎,綜合衡量合同履行程度、當事人的過錯、預期利益等多項因素予以綜合權衡。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予以適當減少。
通過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總結的信息,你是不是對前面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你,如果你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解決,歡迎撥打律霸熱線。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在線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有多個效力怎么分
2021-01-07安置房還沒下來怎么寫遺囑
2020-12-09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