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賠償金的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九條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5條第二款規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和標準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58條第一款第(五)項更明確規定了“造成人身損害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賠償項目和標準計算”。
二、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方式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具體為:60歲以下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賠償20年,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三、如何選定受訴法院
死亡賠償金是按照受訴法院地的標準計算,因此受訴法院地的選擇與死亡賠償金的數額有密切聯系。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法院管轄規定,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管轄權的法院一般為:被告住所地法院、交通事故發生地法院,當事人在起訴前可查閱當地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選擇標準高的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轄更為有利,在選擇受訴法院時同時需考慮訴訟的成本,如路途遠近、賠償標準的差異比例、在當地訴訟是否方便、地方性保護等因素予以綜合考慮。
四、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的適用問題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的差異導致死亡賠償金的數額的明顯差異,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是否是以死者戶籍來區分適用的是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實踐中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應當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筆者認為以戶籍來定標準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司法解釋的原意。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確定的死亡賠償采取的是“繼承喪失說”理論,確認死亡賠償金是對未來收入的減少的補償,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并無什么不同,因此,筆者認為以死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五、交通事故中胎兒死亡的問題
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導致胎兒死亡的,對胎兒的死亡是否也需賠償死亡賠償金?筆者認為,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無須賠償。胎兒尚在母體中,無民事權利能力,我國目前的法律只考慮胎兒將來的繼承問題,對于其他的胎兒利益未有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