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正確處理道路交通事故,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和懲處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者,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簡稱交通事故),是指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規、規章的行為(以下簡稱違章行為),過失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故。
第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交通事故,均應依照本辦法的規定處理。火車與車輛、行人在鐵路道口發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處理。
第四條公安部是國務院處理交通事故的主管機關。縣以上地方各級公安機關是同級人民政府處理本行政區域內交通事故的主管機關。
第五條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的職責是:處理交通事故現場、認定交通事故責任、處罰交通事故責任者、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
第六條根據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程度和數額,交通事故分為輕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具體標準由公安部制定。
第二章現場處理
第七條發生交通事故的車輛必須立即停車,當事人必須保護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必須移動時應當標明位置),并迅速報告公安機關或者執勤的交通警察,聽候處理;過往車輛駕駛人員和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第八條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應當立即派員趕赴現場,搶救傷者和財產,勘查現場,收集證據,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第九條當事人應當如實向公安機關陳述交通事故發生的經過,不得隱瞞交通事故真實情況。其他知情者有義務向公安機關提供有關情況。
第十條在追緝交通事故逃逸者或者搶救傷者等緊急情況下,交通警察有權使用單位或者個人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用后立即歸還;對造成損壞的,應當修復或者折價賠償。
第十一條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的車輛、物品、尸體、當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狀態及有關的道路狀態等,應當根據需要,及時指派專業人員或者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檢驗或者鑒定。檢驗或者鑒定應當作出書面結論。
第十二條公安機關根據檢驗或者鑒定的需要,可以暫時扣留交通事故車輛或者嫌疑車輛、車輛牌證和當事人的有關證件,檢驗或者鑒定后應當立即歸還。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扣留交通事故車輛、車輛牌證和當事人的有關證件,也不準扣留交通事故車輛的駕駛員和貨物。
第十三條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需要搶救治療的,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及其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應當預付醫療費,也可以由公安機關指定的一方預付,結案后按照交通事故責任承擔。交通事故責任者拒絕預付或者暫時無法預付的,公安機關可以暫時扣留交通事故車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辦理手續
2021-01-10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分期付款買手機,不還錢也不還手機會怎么處理
2020-12-28什么是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2020-12-11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