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于機關工作人員有著嚴厲而詳盡的法律法規約束,如果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不按照或者范圍法律發出行為,則可能構成濫用職權罪。那么濫用職權罪條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呢?律霸小編為您詳細解答。
濫用職權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超越職權,違法決定、處理其無權決定、處理的事項,或者違反規定處理濫用職權罪公務,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5人以上的;
2、導致1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2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6個月以上,或者破產的;
7、弄虛作假,不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緩報、謊報情況,導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結果繼續、擴大,或者致使搶救、調查、處理工作延誤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構成要件的,按照該特殊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體不符合刑法第九章所規定的特殊瀆職罪的主體要件,但濫用職權涉嫌前款第1項至第9項規定情形之一的,按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重大損失結果之間,必須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錯綜復雜,有直接原因,也有間接原因;有主要原因,也有次要原因;有領導者的責任,也有直接責任人員的過失行為。構成濫用職權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則是指濫用職權行為與造成的嚴重危害結果之間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行為。否則,一般不構成濫用職權罪,而是屬于一般工作上的錯誤問題的,應由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濫用職權罪所侵害的是國家機關,他擾亂了國家機關正常的活動秩序,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越過職權,會造成國家機關體制的破壞,損害國家,機關以及人民的利益。一般情況,濫用職權造成的是機關財產或者公民財產的損失。
2020刑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修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