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主體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體是單位,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關于本罪的主體是自然人還是單位,通常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單位犯罪,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雖然是經集體研究決定或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犯罪,具有單位犯罪的某些特點,但是這種犯罪并不是為單位整體謀取非法利益,而是為單位個體謀取非法利益,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自然人以單位的名義,為個人(不限于本人)非法占有國有資產而實施的犯罪,與謀利性是單位犯罪的必備條件不相符合。因此,刑法只規定對自然人追究刑事責任,而沒有對單位規定處罰。另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單位犯罪,而不是自然人犯罪。贊同第二種意見,理由是:第一,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個人,——”這就說明,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個人不能獨立構成本罪。第二,謀利性不是單位犯罪的必備條件,不可否認,單位犯罪一般是為了謀取單位的非法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單位犯罪都是為了謀取本單位的利益,從修訂后的刑法看,有些單位犯罪其主觀上不要求謀取利益,如單位非法出借槍支罪等。第三,從單位犯罪處罰原則的規定看,刑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就是說,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它法律規定單位不適用兩罰原則的,就不能對單位判處罰金,而只能追究單位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第四,從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觀目的來看,是以單位名義,以單位分配的形式將國有資產分發給個人,而不是為單位整體謀取利益,故并不要求對單位判處罰金。第五,經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負責人決定后實施犯罪行為是構成本罪的根本特征。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國有資產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行為。
上面提到的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私分國有資產罪主體”的法律知識。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主體一般來說就是單位,私分國有資產罪在比較嚴重大的時候是要進行坐牢的,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相關內容在本文已經解釋。律霸網律師歡迎您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有什么區別?
2021-01-15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涉外離婚爭取撫養權有哪些規定
2021-01-02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