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資金罪四要件是怎么規定的?
(一)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資金的使用收益權,對象則是本單位的資金。所謂本單位的資金,是指由單位所有或實際控制使用的一切以貨幣形式表現出來的財產。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行為,具體地說,它包含以下行為: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超過三個月未還的;
2、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一萬元至三萬元以上,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行為人只要具備上述三種行為中的一種就可以構成本罪,而不需要同時具備,
上述挪用資金行為必須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具有管埋、經營或者經手財物職責的經埋、廠長、財會人員、購銷人員等,利用其具有的管理、調配、使用、經手本單位資金的便利條件,將資金挪作他用。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具體包括三種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監事,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員,是指除公司董事、監事之外的經理、部廠]負責人和其他一般職工。上述的董事、監事和職工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三是上述企業以外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職工,包括集體性質的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職工,另外在國有公司、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所有其他職工以及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只能成為挪用公款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已在挪用或借貸本單位資金,并且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而仍故意為之。
刑事犯罪活動的是要件就是客體要件,客觀要件,主體要件和主觀要件。具體到挪用資金罪的構成要件的話,法律上對挪用資金罪的構成要件規定的也特別的清楚。為了避免出現挪用資金這種犯罪行為,公司應該建立相對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
挪用資金罪數額較大的標準
挪用資金罪最新司法解釋
挪用資金罪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交易合同上沒有注明時間怎么辦
2021-03-13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中介租房手續費是多少
2021-02-1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