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路南區(qū)律師 濟源市律師 廣元律師 伊犁律師 蕪湖律師 株洲律師 古冶區(qū)律師 雞西律師 蘇州律師 眉山律師
我國歷史上有多次土地改革,其中最讓人難以忘記的就是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土地也由一開始的私有制逐步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公有制。那么征地程序違法是什么意思呢?征地程序違法的類型及法律責任是什么呢?小編將針對以上兩個問題進行解答。
(一)征地程序違法釋義
土地征收程序是征地機關在行使土地征收權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步驟、順序以及時限的總和。在征收過程中,征地機關既是決定者又是執(zhí)行者,很容易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濫用行政權力,任意征收土地,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為防止其濫用土地征收權,構成對他人利益的不適當干預和損害,嚴格遵守征地程序就顯得十分必要。征地程序違法的界定不僅是準確分析程序違法的后果和責任的理論需要,更是判斷和確定程序違法的標準和責任追究的現(xiàn)實需要。
1、征地程序違法的主體具有復合性
沒有實施行政行為的權利,就不具備實施行政程序行為的前提條件,所以,實施行政行為的主體必須是有具體行政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或被授權的組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guī)定,我國各級人民政府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為征地程序違法行為的主體,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土地征收職權行為,也不能對其職權行為獨立承擔法律責任,其行為的后果歸屬于其所在的機關,因此就不能成為土地征收程序違法行為的外部主體。各級人民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與其所屬工作人員的程序違法責任雖然都是因征地違反程序產生的,但兩者的性質和歸責原則不同,前者屬行政外部責任,適用違法歸責原則,后者屬行政內部責任,以過錯為追究原則。
2、征地程序違法違反的對象是程序法
我國至今尚未出臺關于土地征收或征用的單性法律法規(guī),關于征地程序的規(guī)定散見于《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實施條例》、《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征用地公告辦法》和《國土資源聽證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中。土地征收所涉及的程序不是孤立的,單項的程序,而是表現(xiàn)為一個程序集合。典型的程序內容包括行政許可程序,裁決程序,定價程序。其中,國家對行政許可程序與定價程序進行了專門立法,分別是《行政許可法》》和《價格法》,裁決程序,除了《行政復議法》之外,還有一系列單行的行政規(guī)章,主要包括《土地權屬爭議暫行辦法》、《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決定》、《土地違法案件查處辦法》等規(guī)范。
(二)征地程序違法的主要類型
行政法治原則要求具體行政行為要符合法定程序,否則就是行政程序違法,我國無論立法還是實務,一直存在輕程序的錯誤傾向,在土地征收中也不例外,在征地中,違反程序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主要集中在如下兩方面:
1、違反征地流程順序
根據前述法律法規(guī),完整的征地順序包括:建設項目許可-告知征地-征地調查-征地聽證-征地安置和補償。其中《征用地公告辦法》和《國土資源聽證辦法》對公告程序和聽證程序作了專門規(guī)定。此外,《土地管理法》45條規(guī)定,征用農用地先辦農用地轉用審批,經國務院批準農地轉用時,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xù),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經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準權限內批準農用地轉用的,同時辦理征地審批手續(xù),不再另行辦理征地審批,超過征地批準權限的,應當另行辦理征地審批。《土地管理法》第46條規(guī)定,國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第48條規(guī)定,征地補償方案確定后,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在2006年9月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國家重新調整了建設用地的審批方式,今后國務院不再分批次審批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而是由省級人民政府匯總后一次申報。在實踐中,未批先征,未批先用,未經聽證程序而批準補償安置方案,不按照法定程序公告補償協(xié)議,征地后不辦理所有權與使用權變更手續(xù)等現(xiàn)象較為普遍,其中國家和省政府重點建設項目的這類問題最為突出。
2、違反時間與空間限定
時間和空間對任何程序規(guī)定來說,可起到將實體目標與實體權利明確化、具體化的效果。例如,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按照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產值的6到10倍補償。”目的是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這里,土地征用補償標準定位為前三年平均值,就是將“保持原有生活水平”這一較為主觀的目標原則具體化;征地程序的空間設定,主要體現(xiàn)為轄區(qū)的設定與決定過程的公開范圍兩個方面。在轄區(qū)方面,對土地征收的審批,我國土地管理法明確規(guī)定了地類和數量與機關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地塊的重要性越高,數量越大,審批機關的級別越高。我國土地管理法第45條規(guī)定,征用土地實行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兩級審批,國務院批準征用土地的權限是征用基本農田、征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35公頃和征用其它土地超過70公頃以上的情形;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權限是征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低于35公頃和征用其它土地低于70公頃的情形。然而,目前土地征收中,“化整為零”、“下放審批權”、“分級限額審批”、“特事特辦”、“一事一議”、“越權審批”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就造成了較低級別的土地行政部門可以繞開上級機關的監(jiān)督而徑行自批自用現(xiàn)象。這種規(guī)避審批轄區(qū)的做法,實際導致權限較低的征地機關處分了價值較高或數量較大的土地;而在決定過程的公開范圍方面,征地機關的遮掩和回避往往使被征收人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權利,并成為一些個案中被征收人無法及時主張權利的主要原因,為“非法圈地”打開了方便之門。
3、違反法定方式
作為程序構成要素的方式是指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行政行為必須以一定的方式為載體,法定的方式對認定征收行為性質,確定征收行為效力和責任歸屬有重大意義。比如單獨選址項目需要提供的材料有31種之多,所有材料必須是書面形式。并且在經歷縣國土資源局→縣政府辦→縣長簽字→市國土資源局→市政府辦→市政府秘書長→市長簽字→省廳→省政府辦→省政府秘書長→省長簽字等環(huán)節(jié)過程種,也必須是直接書面的形式。我國實行世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征地程序流程較長,經歷的審批環(huán)節(jié)較多,實踐中,一些用地單位急于用地,某些審批部門主管領導以口頭或電話這種短、平、快形式批準開始征地的情形屢見不鮮。
(三)征地程序違法的法律責任
現(xiàn)代法治要求違法必究,土地征收程序是一種法律程序。為了保證征地權的有序運行,征地主體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履行義務,如果征地主體違背法定的程序,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違反征地程序事件發(fā)生后,征地主體有義務自我糾正,征地主體不自我校正的,根據我國《行政復議法》第28條、《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2款、第67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8條、59條的規(guī)定,被征地人可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如果征地主體違反征地程行為同時構成對被征地人合法權益侵害的,還必須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guī)定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1、行為被確認違法、撤銷、變更及被要求重新做出的責任
我國《行政復議法》第28條規(guī)定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復議機關按照下列規(guī)定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決定撤銷、變更或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撤銷或者確認該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可以責令被申請人在一定期限內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蔽覈缎姓V訟法》第54條第2項規(guī)定:“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p>
考慮行政程序本身的特點,我國行政訴訟法一方面規(guī)定違反程序可以導致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以至被撤銷,宣告無效,同時,又補充規(guī)定,違反程序在某些情況下即使被宣告違法,也未必會導致行政行為被撤銷的結果。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8條規(guī)定:“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給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利益造成巨大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判決,并責令被訴行政機關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睆膶嵺`來看,我國對違反程序的行為區(qū)分如下情況:第一,以程序瑕疵不影響權利義務為由,不認定行政行為違法;第二,嚴重違反程序,確認違法;第三,確認違法,并撤銷原具體行政行為。在我國土地征收中,因程序違法而導致行政行為被認定違法并撤銷的情況并不多見。如廣州大學城這一占地43.3平方公里,其中有2萬多畝耕地,1萬5千畝基本農田的大規(guī)模拆遷案,法院最終仍然是在認定程序違法的前提下,支持了政府的征地和拆遷決定。
對程序違法行為在某些情況下不撤銷或宣告無效,行為效力未受影響,但這并非意味著這種行為可不受追究,政府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仍應承擔其相應的程序違法后果。如我國行政處罰法第55條、行政復議法第34條均規(guī)定,違反程序規(guī)定的,由上級機關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人民法院也可以據此發(fā)出司法建議。
2、行政賠償責任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78條第2款規(guī)定:“非法批準征用、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蔽覈秶屹r償法》第4條第3款規(guī)定:“違反國家規(guī)定征收財物的,受害人有請求賠償的權利?!蔽覈缎姓V訟法》第67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造成損失的,有權請求賠償?!弊罡呷嗣穹ㄔ骸蛾P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9條2款規(guī)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造成損害的依法判決承擔賠償責任?!睆纳鲜龇梢?guī)定來看,我國確定了土地征收侵權的行政賠償制度。政府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征收的過程中違反了《憲法》、《土地管理實施條例》等法律和法規(guī),并造成了被征收人土地權益受損的后果的,符合國家賠償要件。所以,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行政訴訟的途徑對自己的權益進行救濟。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可適用國家賠償法、行政法等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在賠償的范圍計算上,依《國家賠償法》第28條規(guī)定,“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害的,按直接損失給予賠償,不賠償間接損失”。
不能成為外部侵權責任主體,但從內部來說,還是作為主體存在的,對各級政府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工作人員有故意和重大過失的,我國國家賠償法確立了行政追償責任制度。行政追償中,政府及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承擔的是一種財產責任,但不能因此代替行政處分。
征地程序違法簡單來說就是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有些公務人員會利用職務之便濫用職權,這對于百姓來說就更應該去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以避免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如果對征地程序違法有不理解的地方,歡迎咨詢律霸的在線律師。
最新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最新征地補償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最新農村征地的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吳先軍律師,現(xiàn)為浙江援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華律師協(xié)會會員,杭州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擁有法律實務和律師的工作經歷,在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工程款糾紛、勞務糾紛、婚姻家庭、法律顧問等民商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培養(yǎng)了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能夠準確把握客戶需求,系統(tǒng)識別法律風險,靈活設計交易模式,合理控制法律風險,辦理民商案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使當事人利益最大化。扎實的理論功底、求實的工作作風,周到的服務意識,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與肯定。
合同解除:解除合同的途徑包括哪些?解除的生效日期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yè)秘密
2021-01-28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xié)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合同糾紛判決后多長時間執(zhí)行
2021-03-21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被執(zhí)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