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違規存款是否構成貪污罪?
案情:
李某系國家A機關負責人,劉某是李某的下屬部門負責人。
1992年9月9日某信托公司副經理來某游說李某將機關公款存入信托公司,其好處是利率高,可隨時提取利息,利息還可以分兩筆賬走,李某表示同意。雙方商定,A機關將周轉資金300萬元存入信托公司北京辦事處。1993年3月存款到期后,辦事處將300萬元本金和按月息1.8%利率計算的利息3萬余元返還A機關,另外,按月息5.2%利率計算的利息9萬余元,按照劉某的指示,分別以考察費、還款的名義,從信托公司北京辦事處劃出,暫存某實業公司(以下稱實業公司)。2000年3月,李某指使他人將這9萬余元及利息共計10萬元從實業公司劃入劉某等人事先找好的某公司賬戶。同年6月,李某、劉某等人將這筆款私分。
分歧意見:
對該案如何定性存在幾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定挪用公款罪。其理由是:李某、劉某是利用公款謀取高額利率,獲取經濟利益,而不是占有公款本身,因此,利用公款“吃利息”和“吃利差”的行為符合刑法關于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的規定,因為所營的“利”必然是由被挪用公款產生的,如果將此類案件定貪污罪,那么規定“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就失去了實際意義,與挪用公款罪的立法也不銜接。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定受賄罪。其理由是:李某、劉某實際上為來某的公司謀取了利益,因此來某才為其提供方便,使李某、劉某等人能從中得到好處。本案李某是應來某的要求,并得到來某可以給付高息、可以分兩筆賬走的許諾后,才與劉某利用職務之便將300萬元公款存入該公司,并要求來某以虛構的“考察費”、“還款”等名義,將“利差”9萬元存到某公司后套出現金私分。其實質是,李某、劉某為來某吸收存款出了力,因而得到來某提供的方便和經濟上給予的好處。
第三種意見認為應定私分國有資產罪。其理由是:作為國家機關負責人的李某,為獲取高利息差額,通過“利息分兩筆走”這一違反《銀行結算辦法》的手段,將A機關賬上的300萬元孳息9萬余元,伙同劉某以A機關考查費、還款等虛假名義,從信托公司北京辦事處劃出,最后將9萬元私分。為掩蓋違法行為,李某將此款暫存某實業公司,這只能認為是未及時上A機關的賬,從實質上形成通常意義上的“小金庫”,繼而李某、劉某等人將小金庫上的這筆存款及利息共10萬元集體私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不服勞動仲裁該怎么去處理
2021-01-0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包和轉讓的不同
2021-01-11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有哪些
2021-01-04發律師函有什么用
2021-03-19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拖欠貨款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5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