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死亡賠償金應該怎樣計算和分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后,其直系親屬可領取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工亡補助金的工傷保險金。
工傷死亡賠償金是指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法律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傷死亡賠償金-計算
可以申請工亡,要求支付喪葬費、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喪葬費標準為6個月的單位所在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是指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
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規定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工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2、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為:配偶,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40%;其他親屬,每月按工亡職工本人月工資的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到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工傷死亡賠償金-分配
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工亡補助金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后其直系親屬可領取的工傷保險金。給付的標準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根據這個規定,親屬撫恤金5萬元,是給你叔的,只能由你叔叔領取,他人不得非法侵占;誰主辦的喪葬并支出了費用,喪葬費就給誰;剩余的錢屬于死亡補償金,由其全部直系親屬平均領取。必須說明,這不屬于遺產。
因為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遺產是指公民生前所有的財產,而死亡補助是在死亡之后產生的財產,是相關部門直接給付具體的死亡者的直系親屬的財產。因此,不能說按遺產分配。直系親屬在法律上是指配偶、子女、父母。所以,死亡補助金應是你侄子、你表嫂和你表叔平均享有,各三分之一。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工傷可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公傷不可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是享受相關的公傷待遇。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持有公司股份有什么用
2020-12-30有什么法律法規可以懲治政府的違法征地
2021-02-16書籍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22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公證處公證過的證據有效期是幾年
2020-11-13土地轉租年限能超過原合同嗎
2021-02-19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多久內有效
2021-03-25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