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失職、瀆職行為有關負責人員是怎么區分的?
【律師解答】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對失職、瀆職行為的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進行了劃分。分為直接責任者、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
(1)直接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起決定性作用的黨員或者黨員領導干部。如有的黨員領導干部即使是重要黨員領導干部,如果直接參與研究、決定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某一事項由其拍板決策,則該黨員領導干部為直接責任者,而非領導責任者。
(2)主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干部。
(3)重要領導責任者,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負次要領導責任的黨員領導干部。
執紀實踐中區分三種責任應當注意的問題:
(1)從責任者的范圍看,這里的“直接責任者”,既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也包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的黨員領導干部。而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僅包括黨員領導干部。
(2)承擔責任的前提是這三種責任者都負有某種職責,而且都沒有依照規定履行自己的職責,即都有失職、瀆職的行為。《黨紀處分條例》第十二章“失職、瀆職行為”之外的其他章中規定的“主要責任者和其他直接責任者”以及“主要責任者”,既可以由失職、瀆職行為引起,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如《黨紀處分條例》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單位受賄行為”。這里的“損失或者后果”,是指對黨、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或者后果,包括經濟損失和不良影響等。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是失職、瀆職行為的集中體現。不履行職責,即沒有在法律、法規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的期限內或者正當合理的期限內履行職責。一般包括拒絕履行職責、拖延履行職責、不予答復。不正確履行職責,即沒有按照規定的要求履行職責,包括以否定的方式履行了按照規定應當以肯定的方式的職責,反之亦然,以及不適當履行職責和不完全履行職責等。不正確履行職責,執紀實踐中多表現為超越職權、濫用職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各位解答的相關問題,我們身為國家機關人員就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會不會受到別人的監察,不要為了一些利益而違反相關法律條例,令自己做一些后悔的事情。如果您的情況較為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各位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工傷護理費是否可以申請賠付
2021-01-13代理人身損害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13制作并銷售盜版光碟侵犯的著作權嗎
2021-01-10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