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按照什么樣的標準向肇事者索要精神損害賠償
多種因素影響精神損害賠償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大小主要取決于傷害程度、受害者年齡、肇事者的過錯。
在索要精神損害賠償前,首先要弄懂什么情況下可以獲得精神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把精神損害撫慰金分為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三種形式。
從目前情況來看,法院在處理侵害生命健康權賠償類案件時,對精神損害的賠償通常本著“從嚴”的原則。一般來講,在交通事故引發的民事訴訟中,只有在受害人構成殘疾乃至死亡的情況下,才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得到相應賠償。所以,交通事故中受傷較重的受害者在出院后應該到專門的傷殘鑒定部門進行評定,如果構成殘疾,就可以由受害者本人或者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要求殘疾精神損害撫慰金。
五種因素決定額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以及具體案件審理情況來看,目前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大體由以下因素確定:受害者的傷殘等級、受害者的年齡、肇事者的過錯程度、肇事者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的劃分為10個等級,由第I級到第X級,在進行精神損害賠償時,每級比上級相差10%。評殘后,受害者可以根據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向肇事方索賠。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官掌握裁定空間
因為目前國家法律對精神撫慰金只做了一些原則上的規定,具體案件中法院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決。
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如果賠償權利人能夠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精神賠償與車險
交通事故往往會給受傷者帶來很大的精神傷害,車主付給受傷者一些精神損失費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這部分精神損失費只能由車主自掏腰包,因為這一費用不在保險公司的賠償范圍內。
保險公司不是無條件地完全承擔“被保險人依法應當支付的賠償金額”,而是依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及保險合同的規定給予賠償。保險條款明確規定,因保險事故引起的任何有關精神損害賠償為責任免除。一旦出險而且責任在己,最好能和對方商討一個比較能令大家滿意的處理方法,例如提出補償對方的誤工損失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出入境證件簽證收費項目標準是什么
2021-02-17工傷公司惡意上訴怎么辦
2020-12-25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