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能否獲得交通事故撫養費賠償?
我國對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采用的是出生說,即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所以,胎兒在未出生前尚不具有權利能力。為此,對于尚未出生的胎兒不應賠償未來的撫養費。
【案情】
陳某駕駛摩托車與王某駕駛小車發生碰撞,造成陳某當場死亡,雙方負事等責任。事故發生后,陳某家屬訴至人民法院,要求被告賠償各項損失,其中包括陳某女友腹中胎兒的撫養費。
【評析】
對胎兒能否獲得撫養費的賠償產生實踐中有兩種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根據人格權延伸保護理論,胎兒還沒有出生之前,其享有一種潛在的民事權利。
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規定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由此可知,上述法律法規為胎兒規定了“預留權”,這體現了我國保護胎兒權利的立法精神。胎兒在未出生之前,其享有一種潛在的民事權利。為此,應保留賠償撫養費。胎兒撫養費的“預留權”體現了我國民法的“公平原則”和“有損害即有救濟”的裁判原則,應將胎兒列入被撫養人范圍之內。
此外,我國《婚姻法》第25條1款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侵害和歧視。”
第二種意見認為,吳某腹中的胎兒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尚未出生,不應賠償撫養費。
建議當事人可在小孩出生后進行起訴,若已經起訴的;可以申請法院延期審理、中止審理或者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審理,待小孩出生后再進行審理。如果是活體則應支持撫養費的主張;如果是死體則不予支持;如果出生是活體不久又死亡的,撫養費用應于支持,但應由其繼承人依法繼承。實踐中亦有法院判決胎兒撫養費,由被告先行賠付,賠償款暫由法院保管,待胎兒出生后為活體,由胎兒母親領回賠款。反之,則由法院將賠款退回被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與抵押合同誰是主合同
2021-01-31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拆遷款遺產繼承法院怎么判
2021-02-15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