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不簽勞動合同詐騙是否需要支付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如果勞動者在一個月內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本人,這樣就不用支付其雙倍工資。
一是行為人主觀方面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即看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明知自己沒有履行能力而虛構、隱瞞真相,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能力,用夸大履行能力的方法,使對方產生錯覺,通過履行約定的民事行為,以達到謀取一定利益的目的。民事欺詐是為了用于經營,借以創造履行能力而為欺詐行為以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并與其訂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只希望通過實施欺詐行為獲取對方的一定經濟利益,而合同詐騙罪是以簽訂經濟合同為名,達到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是行為人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行為,即看行為人是不具備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和承擔擔保責任的能力,還是有部分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承擔部分擔保責任的能力。民事欺詐雖然在客觀上表現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但在簽訂合同之后,行為人總會以積極的態度創造條件履行合同。即使因客觀因素不能實際履行,也會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無履行誠意,客觀上不作履行合同的任何積極努力,在合同簽訂后,財物一到手,要么逃匿,要么大肆揮霍,根本不去履行合同,即使有一點履行合同的行為,也是象征性的“虛晃一槍”。
三是行為人是否采取了欺詐手段,民事欺詐有民事內容的存在,即欺詐方通過商品交換,完成工作或提供勞務等經濟勞動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一般無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條款或內容為主,如隱瞞有瑕疵的合同標的物,或對合同標的物質量作虛假的說明和介紹等;合同詐騙行為人,為了達到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目的,會采取欺騙手段使對方當事人上當。
勞動合同的詐騙,近幾年在社會上出現的幾率越來越大,所以有關的企業進行員工招聘的時候,需要注意有關的合同的問題,不能因為程序的麻煩,以及自己的利益關系而導致自己的權益出現較大的合同失誤,因此自己需要積極的進行問題的解決。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怎么處理
什么是無效勞動合同,有哪些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核保
2021-02-02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享受娘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