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竊案件如何認定未遂
在實踐中對犯罪未遂的認定主要從嫌疑人是否已經(jīng)著手實施扒竊,扒竊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一、犯罪未遂
是指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未遂認定時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開始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作為某種具體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2、犯罪沒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內容沒有完全實現(xiàn),沒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對于結果犯,行為人僅僅實現(xiàn)了其實施犯罪的故意,沒有實現(xiàn)其犯罪的目的或犯罪結果的故意。對于實行犯,其實施犯罪行為的故意也沒有完全實現(xiàn),即行為人欲實施完畢的行為沒有實施完畢。不論行為和結果,都是刑法規(guī)定的作為犯罪客觀方面要件的必要組成部分;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行為人沒有預料到或不能控制的主客觀原因。
二、犯罪未遂的分類
1、根據(jù)犯罪行為是否實行終了,可以把犯罪未遂分為實行終了的未遂和未實行終了的未遂。
所謂實行終了的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特定犯罪要件的行為,并且自認為已經(jīng)將實現(xiàn)犯罪意圖所必需的全部行為實施完畢,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達到既遂狀態(tài)的犯罪未遂形態(tài)。例如:行為人持槍向被害人射擊,被害人應聲倒地,行為人誤認為被害人已經(jīng)中彈死亡,持槍逃離犯罪現(xiàn)場,實際被害人可能只是受了輕傷。
2、根據(jù)犯罪行為實際能否達到既遂為標準,可以把犯罪未遂分為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所謂能犯未遂,是指行為人已經(jīng)著手實行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特定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并且這一行為實際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能達到既遂狀態(tài)的犯罪未遂形態(tài)。例如:甲男因有外遇,蓄意除掉發(fā)妻另結新歡,遂將足量滅鼠藥摻入其妻的飯食中,其妻在吃飯時感覺飯中有異味,便將飯食全部倒掉,甲男的行為客觀上可能導致其妻中毒死亡,只是由于其妻警覺而未能得逞。甲男的行為屬于能犯未遂。
三、扒竊罪怎么認定
成立扒竊型盜竊罪客觀上應具備以下兩項條件:
1、行為發(fā)生在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
2、所竊取的應是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
對于何為“他人隨身攜帶的財物”,學界則存在不同的認識,爭議焦點在于其是否可以包括他人放置在身邊附近的財物。本文持肯定觀點。因為,放置于身邊附近隨時可以控制的財物,雖然未依附于身體,但距離很近的、在身體可以隨時直接觸碰的范圍內,都意味著主人對該財物的緊密占有和現(xiàn)實支配;與竊取他人貼身放置的財物相比,兩者對他人的財產(chǎn)安全和人身安全之的威脅并無多大差異,理應受到相同的刑法評價。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竊取他人口袋內、提包內的財物;在火車、地鐵上竊取他人置于貨架上、床底下的財物;竊取被害人放置于其座位靠背、所使用桌子上的財物,均屬于扒竊。有學者指出,“扒竊”是一種違反“貼身禁忌”的盜竊行為,刑法保護的對象是人的貼身安全和隱私不受侵犯的尊嚴。只要財物處在被害人的貼身范圍之內,無論財物的價值多少都不影響扒竊行為的成立;如果財物脫離了貼身范圍,對其盜竊就不構成扒竊,而應當按照普通盜竊罪所設定的數(shù)額標準進行判斷。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如在情侶雙方親熱、提供按摩服務過程中),行為人得到允許進入對方貼身范圍后盜竊財物的,不構成扒竊。此觀點雖然關注到扒竊對公民個人隱私權的侵犯,但卻忽略了對社會公共安全和秩序的刑法保護;將扒竊對象限于貼身范圍之內的財物,顯然過于限縮打擊范圍。
實踐中,還應當注意把握以下幾點:第一,扒竊入罪仍需考慮數(shù)額,當然這一數(shù)額不必達到較大標準。作為扒竊對象的財物,一般都是具有客觀價值的財物。某些紀念品、身份證、出入境證件、存折等,對所有人、占有人具有使用價值,也值得刑法保護。但是扒竊他人口袋內的餐巾紙、名片、廉價手帕等物品的,不應認定為盜竊罪。第二,對扒竊行為加重處罰,仍須達到普通盜竊罪“數(shù)額巨大”的標準,其行為性質本身不能作為認定“情節(jié)嚴重”的要素。第三,如果扒竊行為情節(jié)顯著輕微的,根據(jù)《刑法》第13條犯罪概念“但書”的規(guī)定,不應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扒竊案件如何認定未遂”問題進行的解答,在實踐中對犯罪未遂的認定主要從嫌疑人是否已經(jīng)著手實施扒竊,扒竊未得逞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補償分配官司該怎么打
2021-02-21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huán)境的義務
2020-12-17考試作弊的刑法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09房東無過錯租客是否可提前解除合同
2020-11-19民法典是否包括知識產(chǎn)權
2020-12-16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