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概念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概念是:出讓土地使用權是一種較為完整的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實質是國家按照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原則,把國有土地以約定的面積、價格、使用期限、用途和其他條件,讓與土地使用者占有、使用、經營和管理。
二、土地使用權出讓的范圍
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出讓計劃和方案
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活動,應當有計劃地進行。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出讓計劃,會同城市規劃等有關部門共同擬訂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用途、年限、出讓方式、時間和其他條件等方案,報經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三、協議出讓
協議出讓,是指土地使用權的有意受讓人直接向國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償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國有土地的代表與有意受讓人進行談判和切磋,協商出讓土地使用的有關事宜的一種出讓方式。它主要適用于工業項目、市政公益事業項目、非盈利項目及政府為調整經濟結構、實施產業政策而需要給予扶持、優惠的項目,采取此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于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沒有引入競爭機制,不具有公開性,人為因素較多,因此對這種方式要加以必要限制,以免造成不公平競爭、以權謀私及國有資產流失。
協議、招標、拍賣、掛牌是法定的四種使用權的出讓方式。在具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時,由國有土地代表根據法律規定,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用哪種方式,一般對地理位置優越、投資環境好、預計投資回報率高的地塊,應當采用招標或拍賣方式;反之,可適當采用協議方式。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概念在我國的相關的土地使用法中有著明確的規定的,并且國家最近幾年對于土地使用權的相關法律制度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并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制度來進行說明,力求使這方面的制度更加的符合目前的社會情況,更有指導價值。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辦理房產證有時間期限嗎
2021-02-25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土地管理法
2020-12-25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租客能否獲得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24拆遷獲得的回遷房有公攤嗎
2021-01-04